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2018-11-06 17:05:4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用画家的笔触来描绘改革开放四十年,会是什么样的华彩篇章?10月30日,《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展,作为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项目,展览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著名美术家创作的120件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作品,生动呈现改革开放成就与时代变迁。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畅想·浦江》,这副由邱瑞敏、石奇人、马宏道共同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画作采用了浪漫主义色彩,描绘了邓小平同志坐在黄浦江旁抽烟沉思的形象,展现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伟人的怀念之情。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画家张安朴于1983年创作的宣传画《书籍是知识的窗户》色调明媚,清新动人。随着改革开放,宣传画开始摆脱以往“红”、“光”、“亮”的特征,引入新的时代特色,张安朴的创作是这一时期宣传画中最为显著的代表,画中少女眼眸闪亮,充满对新知识的企盼与渴望。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各种西方艺术流派、文艺理论涌入国门,艺术家们的创新意识由此觉醒。文学中出现了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美术中出现了八五新潮。抽象艺术的新潮也在长三角地带蓬勃兴起,一批画家开始自己的探索,走向国际舞台。潘公凯的画作《疏雨过湖西图》用笔大胆精炼,为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有益方案。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与此同时,刘海粟、唐云、朱屺瞻、钱松喦、陆抑非、赖少其等一大批长三角艺术家从黑夜中醒来,在十年动乱中压抑艺术生命力喷薄而出,怀着赤子之心重拾画笔。刘海粟的《香山红叶》,朱屺瞻的《春风至则甘雨降》,赖少其的《岭南花似锦》,他们描绘壮丽河山,也是在描绘改革浪潮中翻天覆地、沧海桑田。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老一辈艺术家们不忘继承传统绘画精神,并加以创新。吴冠中的《狮子林》以特有的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描绘出奇幻的抽象世界,同时保留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意境。这样一幅精妙之作,最终捐献给了中华艺术宫。吴冠中生前曾先后三次亲自向中华艺术宫前身上海美术馆捐赠87件作品,及至去世之后,长子吴可雨又代父亲第四次捐赠23件作品。

长三角名家120件画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就在中华艺术宫

长三角地域相连,文化相亲。上海在近代开埠后,受益于文化开放,仅用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市,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码头,美术在这座城市得到飞速发展。各地画界名家云集沪上,赵之谦、朱熊、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这些画家延续了各地的艺术传统,并互为影响融合。

有学者指出,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仅仅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此次展览中,江苏的新金陵画派、水印木刻画派,浙江的中国画、水彩画代表作来到上海的中华艺术宫,交相辉映,彼此交流。开展当天,长三角省级美术馆联盟宣布成立,中华艺术宫等上海国有美术机构以及苏浙皖三地美术馆等其它艺术机构纷纷打开馆门,拿出自己的精品馆藏,共享艺术资源,让更多藏品惠及百姓。

此次展览是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本届艺术节还举办了《春华秋实——改革开放40年上海舞台艺术说明书展》和《艺术史:40×40》,通过众多艺术名家的画笔与创作反映时代,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呈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活力与担当。

责编:李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