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特征和成因。所谓“融资难”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所谓“融资贵”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这些社会融资渠道的成本高企,直接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
为解决这一轮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工商银行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在工行系统和全社会开展了“工银普惠行”活动,争取普惠金融贷款三年翻一番,实施“五个聚焦”;二是面对大中型民营企业,举办了跟100家民营骨干企业的总对总合作签约,涵盖了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节能环保、IT电信、纺织、化工等多个行业。
目前,工行在支持民企融资方面,基本做到在指导思想上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资源配置上,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性市场,资金、规模、费用都给予单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给予优惠;在服务效率上建立了“大客户直营、小微下沉”的分层服务体系,实施差别化、人格化授权,减少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在责任认定上,强化正向激励,更好地体现尽职免责;在服务创新上,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全面优化融资品种、期限、流程和模式;组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工银科创起航计划”,主要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与此同时,工行还将做的工作是: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顺利运作;强化分类指导,对不同的民营企业实施不同的支持措施。对杠杆率低、效益好、质量优良的,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特别对杠杆率比较高但是前景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的,也会创新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妥开展债转股;进一步加快服务转型升级,如何从单一的资金提供商变成综合的金融服务商,要进一步做好转变;进一步发挥好银行专长和财务顾问作用;建议监管部门探索民营企业的主办行制度,努力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