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工作安排,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于10月22日至11月2日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
此次巡查重点对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上次督查时进展缓慢的一些城市进行专项巡查,这是继5-7月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排查整改后的“回头看”。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专项巡查共分15个组,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问题整改,按照“拉条挂账,逐个销号”的要求,逐河巡查。核查内容包括3个方面:交办地方及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已完成整治黑臭水体具体措施情况;黑臭水体整治整体推进带动情况。
这位负责人介绍,本次专项巡查要求,各地尤其是36个重点城市对黑臭水体整治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标本兼治,务求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同时,督促各地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黑臭现象反弹。凡是出现黑臭现象反弹,群众有意见的,经核实重新列入黑臭水体清单,继续督促整治。
对核查或群众举报新发现的黑臭水体,也将及时纳入国家清单,实现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工作常态化。专项核查期间,地方未上报的核查组新发现黑臭水体,均按瞒报处理。同时,下一步将继续紧盯这36个重点城市,每月都会对进展滞后的城市开展检查,确保36个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度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此次专项巡查中,生态环境部将统一设置5部专门核查举报电话,专人受理黑臭水体举报信息,纳入现场信息核实清单;发挥“天地一体化”立体综合监控手段,运用遥感等“天眼”监控手段、地面巡测及探索试用无人机和水下探测仪对重点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和水下非法排污口进行监控;利用“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微信公众号,鼓励公众及时在线举报。
生态环境部表示,此次巡查结束后,将对问题突出、治理滞后的相关人民政府进行约谈;对问题特别突出、治理任务严重滞后的城市派驻工作组,确保今年36个重点城市达到《水十条》和《实施方案》中“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的目标。
江南某地,以水乡、小桥流水著称的一个旅游,乌黑发亮的河水正在亭台楼榭间流淌。伴随着船橹的翻动,空气中也散发出腥臭刺鼻的味道。 像这样的黑臭水体,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
不知从何时开始,四面环江、水系发达的江苏省扬中市,走上了一条治理黑臭水体的“捷径”:引长江水置换城市污水,再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长江。 在扬中市的公开资料中,这种做法被称为“河道换水”“生态补水”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为进一步做好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税务总局于9月25日派出36个督查组分赴各省(区、市)税务部门,围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情况开展为期6天的专项督导督查
“广东清远市黑臭水体整治弄虚作假,周边居民叫苦不迭”的消息近日被不断刷屏。 据称,清远市纳入黑臭河治理的有澜水河、海仔大排坑、龙沥大排坑和黄坑河等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