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两年两换CEO,对于一家总市值逾千亿美元的企业来说并不常见,而这样的罕见案例发生在对于美国来说具有指标意义性质的通用电气(GE)身上则更显得不可理解。
2018年10月1日美国波士顿GE总部,GE宣布拉里·卡尔普(H.LAWRENCECULP,JR.)由董事会一致投票通过就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命立即生效。卡尔普将接替约翰·弗兰纳里(JohnFlannery)成为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即使经历如此大的高层变动,百年GE却不改其迟缓的回应作风。GE中国方面除了官网上挂出了新旧CEO交替的声明之外,并不做更多官方回应。然而与一年前弗兰纳里接替前任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Immelt)的官方声明中长篇累牍地对伊梅尔特的赞许相比,GE最新声明中只有可怜的一句话用以肯定弗兰纳里一年来的表现。显然,GE的董事会对于弗兰纳里的表现并不满意。而CEO更迭的消息可以为GE股价在一周内带来16.7%的涨幅,也显见市场的态度。
然而,裁员、股价暴跌被踢出道琼斯标准工业指数以及接二连三的资产剥离,作为GE历史上最短命的CEO,难道都是弗兰纳里一人的错吗?要记得弗兰纳里曾经充当过GE的“救火队员”,2005年他在亚洲负责领导GE金融亚太区业务,在他的管理下,日本的营收增长了100%、韩国增长30%、澳大利亚增长25%。
一位GE员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弗兰纳里是历任CEO中最不拘泥于形式的领导者了,他可以一个人背着双肩包横跨太平洋来到中国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手机视频通话来完成视频会议,”至少从工作态度上,弗兰纳里在员工面前并不失分。
有专业人士在GE被踢出道琼斯工业指数之后曾经说过,这并非是GE本身的错,而是上一个辉煌工业时代已经远去,不仅GE,西门子、ABB、联合技术这些多元化工业巨头以及罗克韦尔自动化等专业工业巨头,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应对。
工业复合体时代结束?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GE、西门子、ABB这些工业巨头无疑是风光的,它们通过一步步的收购、合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多元工业“综合体”时代。
时间来到近两年,一系列的剥离分拆正在各大工业巨头间密集展开。从去年开始,卖掉交通业务机车,卖掉GE照明业务,卖掉工业解决方案,GE的一整个2017年可以用“卖卖卖”来概括。总市值达到1222亿美元的全球工业巨头联合技术公司(UnitedTechnologiesCorporation)也正在考虑2018财年分拆的可能性。而刚刚过去的10月9日,德国工业标志性企业蒂森克虏伯也将公司一分为二摆上了议事日程。
从GE开始拆分,资深行业分析人士林雪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工业复合体走到了尽头。在他看来,工业巨头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
事实上,曾经在多元化道路上风生水起的GE、西门子等工业巨头目前正在全面整顿业务并精减人员以应对经济下滑。
去年以来,西门子发电和天然气集团的业绩受到大环境拖累。曾经为该集团贡献收入最多的通用电力板块在过去几个季度也一直拖累收益。针对去年的裁员动作,西门子首席执行官乔·凯飒(JoeKaeser)重申,裁员是为结构问题寻找长期解决方案。裁员也被市场解读为是西门子一以贯之执行“PG2020”计划的实施部分之一。美国银行分析师WendyZhu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裁员只是这家老牌德系工业巨头顺应工业4.0时代潮流,在人员配置层面做减法的手段之一,而目的就是调整西门子未来的业务重心。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GE的步履维艰并不全部归咎于工业复合体时代的终结,而是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公司内部架构梳理等等。“大公司在禁锢臃肿的存量体系上寻求所谓的变革,从根本上就是矛盾的,至多也就勉强能混个半死不活。”
但不管怎样,调整已经开始。
数字化时代到来
这边厢,一众工业巨头拆得起劲;那边厢,却也有工业巨头开始找寻优质标的寻求收购机会。去年美国工业巨头艾默生三次求购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未果之后,转而同意收购GE的智能平台业务。而另一工业巨头ABB则在去年吃掉了GE的工业解决方案和自动化领域的另一“王者”贝加莱。
事实上,一直以来,收购和兼并已经成为国际跨国公司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工业自动化的江湖,向来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游戏;因此,国际自动化业界的各领军公司自然也少不了收购和兼并的动作。
从卖卖卖到买买买,艾默生通过资本运作和系列并购,正在抓紧这一轮工业物联网大势的机遇。此前,艾默生剥离和出售了大量的工业资产,已经出售了网络能源业务、LeroySomer和CT业务、电力传输业务,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空心化”。但从去年,艾默生开启了以工业互联网能力为引导的并购,如:滨特尔旗下阀门和控制业务、安沃驰(流体自动化技术)、MYNAHTechnologies(动态仿真软件与操作人员培训软件提供商)、对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收购要约、此次新买的GE的智能平台……无一不是在重新构建和弥补其工业核心价值。
何为新世代下的工业核心价值?
ABB全球CEO史毕福(UlrichSpiesshofer)曾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剧变,劳动力套利时代已经结束,人力成本不再是竞争焦点,制造业的未来在更小、更靠近消费者、更加敏捷的工厂里。
当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工厂企业正试图通过自动化和机器人,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生产线获得高灵活和高效率,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正因如此,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制造业巨头近两年的关键词,工业数字化则是工业的核心价值,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形式,这方面通用电气(GE)、西门子和ABB都是引领者。
毫无疑问,GE是最早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巨头。在行业领域从来不乏激进之举的复合体,GE前前任伊梅尔特,给GE带来的最为世人瞩目的大战略——GE数字化战略,他花费超过6年的时间和40亿美元,试图在物联网的汹涌大流之下顺势而昌,甚至希望把120多岁的GE进行“乾坤大挪移”的转变,使其成为一家“数字工业”公司。
第一财经记者从ABB处获悉,目前,ABB继续推进“新阶段”战略,在2017年中陆续推出了ABBAbilityTM数字化平台及解决方案,并在数字化、销售、品牌和研发等领域持续投资。
无独有偶,聚焦工业互联网也是西门子接下来的目标。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奈柯(CedrikNeike)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西门子现在是全球第十大软件公司、欧洲第二大软件公司,这些软件都是工业相关软件。”而接下来西门子要做的就是借助工业垂直领域的优势进行工业互联网化。
下一个战场
数字化工业,正在出现令人期待的局面。
在工业世界里,在所谓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表象下,其实是廉价传感器、强大的计算和智能软件所堆砌起来的数字技术时代。当公司力争开发出优质的可连接机器的软件层时,它将是下一个战场。
罗克韦尔自动化董事长布莱克.莫雷(Blake Moret)在专访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工业互联网有望成为一个巨大的新产品市场,改善工业(如能源,交通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和效率。
然而巨大的蛋糕也意味着一众工业巨头都充分暴露到了新的竞争中:除了罗克韦尔自动化、西门子、联合技术、GE、ABB等传统竞争对手以外。还有包括 Amazon.com、Cisco、Google、IBM 且Microsoft 在内的高科技巨头,还有一群创业公司也在伺机而动。
当然,其他行业也有麻烦的先例。Google 和 Facebook转型媒体和广告,Amazon重新定义零售业,Uber应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打车,这些在几代人的时间里都没有太多的改变。
目前来看,真正的威胁除了将数据和分析变得比安装设备本身更加有价值之外,就是如何在变革的洪流中保持着对于工业核心价值的坚守。
刚刚上任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总裁石安在刚刚过去的第20届工博会上对记者表示,眼下大家做工业4.0、智能制造,很多人会把核心价值忘记了,其实摆在企业面前最急迫的就是要有办法生存,之后才能去想怎么去盈利。从“人”、“市场”和“成本”几个维度来看,有一些是工业4.0与智能制造能解决的,如节省人工、运营优化、质量提升,也有一些是智能制造没法解决的,譬如市场同质化和产能过剩。
中国数字化企业的机会
数字化这一巨大的蛋糕让各路英雄“竞折腰”,巨头的青睐与布局也给中国数字化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吕政前不久总结,从1949到远期2049年上下一百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用简单的12个字来概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大到强”,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了世界工厂。
但同时,吕政教授也认为现在的中国制造也正面临很大的麻烦。而数字化显然是中国尚未完成技术成熟企业的危机但同时也意味着机遇。
徕斯机器人公司前高级经理屠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时候大佬互相顶牛,新的‘黑天鹅’反而有机会。”的确,目前各大工业巨头推出的数字化平台行业特征还不太明显,渗透到的工业领域还不深,各大平台尚未形成特定工业行业的专业应用。
这无疑给了后来者切入这一市场的机会。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山东万腾等几家工业解决方案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范围广、资金和人才缺乏等现状,这些企业也都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数字化平台。
在大部分的中国制造业工厂现场,一家工厂内部通常会有数目繁多、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设备、采用着不同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大量对制造业务至关重要的数据分布在各个机台,无法统一采集处理等等。而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往往让制造业企业困扰不已,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企业很难将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来支持生产运营与决策。
以慈溪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该市有中小企业2万多家,这些企业自动化水平低,大多都是手工操作,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无法追溯,生产线更换频繁,传统的信息化产品和多数云平台产品都无法真正解决企业的痛点。万腾科技首席大数据工程师王淼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过在浙江的调研,发现很多中小企业都有非常明确又迫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需求。
虽然需求逐渐地增长与扩大,不过麦肯锡最近发布报告认为,数字化的发展还难以匹配现阶段的需求,以工业物联网为例,其在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工业部门对物联网应用的部署的步伐较缓慢。
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主任陆薇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工业企业都很务实,而且现在工业产业竞争压力也非常之大,一个企业要想上信息系统,一定首先会想我投入之后的回报是什么,但其实这个投入周期很长,成本很高,往往花了一两年将系统建设起来,把数据收集起来了,结果却不清楚怎么用。”
很明显,中国制造业企业具有突出的分化特征,面大量广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首先考虑的还是成本压力。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长三角许多民营制造企业后发现,中小企业没有大量闲置资金购买各种合适的IT软硬件设施,如果信息化建设在短期内不能获取良好的收益将导致它们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会非常有限。由于目前多数数字化平台产品前期投入资金高、后期信息化设备维护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导致企业普遍认为,数字化平台距离自己非常遥远。
针对这个问题,工业自动化的巨头企业也在想办法更接地气的推进数字化产品。罗克韦尔自动化市场推广部经理李仲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工业云方案众多,但多是自上而下地先把平台建起来再考虑未来的数据源,如何获取数据以及未来的应用,这可能对很多客户来说目前还没有实际意义,也不知道如何开始。
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缺少专业人员去系统追踪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软硬件市场,不知所措。当企业下定决心实施信息化的时候,往往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价格合理的软硬件设施,以至于产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排斥态度。
针对这个问题,前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董事长鲍博文(Bob Buttermore)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重要的是深度理解客户业务需求,提出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上、解决方案上还是服务上的。
“目前来看,行业巨无霸从自身产业链切入逐步蔓延扩散开是比较成型的模式。”徕斯机器人公司前高级经理屠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而在这方面,多年深耕工业垂直领域的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做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做互联网,未来能够在工业云平台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横向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纵向垂直领域的结合——既要有横向的互联网技术,也需要工业垂直领域的应用。
责编:彭海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