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持续调整的2018年,投资境外市场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以靓丽业绩领跑。
尽管在QDII诞生后的10年多时间里,行业规模整体出现了负增长,但在全球逐渐走出阴霾的后危机时代,QDII的业绩却成为中国基金市场表现最好的一类产品。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9月末,229只QDII(子份额分别统计)2018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8%。若再算上同期美元对人民币升值5.54%、欧洲对人民币升值2.25%的汇率波动,今年以来,QDII的实际收益率表现可嘉。
近日,伴随着上投摩根欧洲动力策略股票基金的发行,QDII成员再度扩容。该基金是中国第一只全面布局欧洲市场的基金。自2009年以来,欧洲股票市场不断走强,几大主要股票指数不是已经刷新次贷及欧债危机前的新高,就是正在逼近纪录高位。
上投摩根投资董事张军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股票市场风险始终存在,欧洲市场也不例外。但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市场估值等方面综合考量,欧洲市场目前的机遇大于风险。
QDII市场扩容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8月底,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共有140只QDII基金,份额753.28亿份,资产净值871.81亿元。这一数字低于2007年末首批四只QDII的规模。这也就是说,QDII诞生后的10年多时间里,行业规模整体出现了负增长。
但是后危机时代,QDII的业绩却成了中国基金市场表现最好的一类产品。2017年,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6.20%,将其他类别的基金甩在了身后。2018年至今,QDII的表现基本延续了2017年的态势。今年以来QDII的规模仍在缩减,这也意味着,踏空QDII行情不断出现。
张军称,随着海外市场逐渐转暖,2011年起,各家公司陆续将剩余的外汇额度用于发行新产品。截至目前,市面上的QDII产品主要集中于投资美股、亚洲股票、中资企业海外股、港股和油气类资源商品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