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迅速崛起,不免让人怀疑传统银行信用卡业务是否受到冲击?近期,各大商业银行公布的半年报数据让信用卡“式微论”不攻自破。截至2018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信用卡总发卡量达到6.38亿张,同比增长22.7%,人均持卡量从0.34张增长至0.46张,信用卡对零售业务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从上半年新增信用卡量来看,数据依然可观,有两家银行新增信用卡超过1000万张,四家银行超过800万张,而在2017年中期业绩中,未有一家银行增幅超过千万张。
可以看到,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的增速放缓,信用卡重回增长快车道。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信用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网贷监管收紧、银行业自身的转型需求和金融科技的创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卡增长的同时,不良率也在微升,引起市场关注。
对此,交银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周昆平表示,不良率随着发卡量的增长而增长是正常现象。目前,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00多亿,总体可控。
“挤出”效应弱化
不同于早期的野蛮增长,近两年网贷行业步入监管时代。自2016年起,监管部门对网络借贷和现金贷业务进行整顿,多次发布政策条令,提出整改要求。随后,网贷行业发展遭遇急刹车。尤其是今年以来,待还款余额和运营平台数量均大幅下降。
而信用卡近两年增长势头强劲。2017年,信用卡的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速已超越借记卡,达26.45%;2018年上半年,除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下降外,各发卡行业绩增速继续加快,中信银行同比增幅超过100%,招商银行同比增幅接近50%。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新增信用卡超过1000万张,分别为1200万张和1421万张;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四家银行新增信用卡超过800万张,分别为849万张、917.98万张、852万张和863.27万张。
一位从事P2P行业五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称,“网贷发展受限,而消费信贷的需求还在增长,加上商业银行有意识提高信用卡渗透率,因此信用卡开卡数量越来越多。”
彼时,互联网借贷由于贷款人门槛低、审批时间短等特点,对业务较规范、风控系统较完善、流程较复杂的信用卡业务产生了一定挤出效应。“随着互联网借贷的严监管时代到来,部分需求将回归银行系统,由信用卡承接。”华泰证券表示。
周昆平则从金融科技的角度进行分析,称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信用卡的发行。“目前,支付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从物理卡变为移动无卡支付,使发卡渠道更加便捷,银行获客成本降低。另外,持卡人愈加年轻化,年轻人的消费意愿比较强。”
民生银行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千禧一代”新增客户234.89万户,其交易额贡献占比、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逾期率等风险指标优于总体客户水平。
零售转型深入
2016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换挡和金融严监管的双重背景下,许多银行纷纷进行零售转型探索新发展思路。信用卡业务因其高收益、逆周期的属性,成为零售转型的重点之一。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皆有明显提高。其中中信、光大增幅约为40%,招商、浦发、民生则在22%-33%之间。
信用卡业务的营收主要以利息、分期手续费以及滞纳金为主,还包括商户回佣、取现手续费、年费等。不过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扩大,信用卡所带动的小贷、分期业务是导致信用卡业务收入增长加快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用卡业务量上升的同时,也有一组数据在悄然上升。央行披露的2018年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尝信贷总额已经达到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约1.21%。这意味着,信用卡每刷出100元钱,约有1.21元半年内未偿还。
而在半年报中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中,仅有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不良率下降,其余皆有小幅上升。其中,建设银行上升幅度较大,为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率最高,为2.43%,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则在0.98%至1.58%之间。
招行在年报中提及了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称2017年末现金贷新政出台,压缩了部分风险管理水平薄弱的小贷、P2P等企业的发展空间,长期来看有利于肃清市场环境,而前期伴随现金贷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暴露,短期内对部分信用卡客户的资金周转构成一定挑战。
一位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向记者分析,现在的数据并不能代表银行不良风险进一步扩大,更倾向于是行业的自然生长。与美日市场相比,我国的信用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责编:林洁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