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零能耗!水价50元一吨!丹麦治水模式竟开始落地中国

2018-09-04 09:11:5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如何形成水资源的良性循环,马兹比尔格说,“这需要政府、商业机构、大学一起沟通探讨有什么新技术、新模式,一起推动水问题的解决”。

丹麦政府每年有1000万~1500万欧元提供给企业和大学,寻找水资源的创新解决方案。目前,丹麦每百万居民的水处理技术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一,达到每年20个。“丹麦政府在投入资助研发资金的同时,也向企业提出要求,如有多大的商业效果转化、有多少产品可以出口。这样,项目成功之后企业也能从中获利。” 马兹比尔格表示。

一个例子就是,在丹麦比隆市的一家生物提炼厂,已经实现了零能耗。它利用污水的沉积物,变为沼气,来换成电能。所产生的电能已经可以抵消它消耗的电能。

丹麦已有5座这样的零能耗生物提炼厂,丹麦环保署还在国内积极推广这种模式。而且,这种零能源的生物提炼厂模式也输出到其他国家,在韩国已设立了两座。

丹麦水处理行业正向全面“零能耗”进军。马兹比尔格说,目前全球有4%的电能用于水处理行业,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仍维持在4%。2015年,丹麦有1.9%的电能用于水供应、水处理,受益于技术创新,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降为0。

马兹比尔格说,中国也在发展智慧水务,中国与丹麦之间有许多合作项目。

他介绍道,近年丹麦环保大臣每年都会访问中国,并拜访中国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双方的合作非常多。比如,帮助中国解决水漏损的问题,丹麦环保部携手丹麦具有领先技术的水泵、水表企业一起,推进相关项目,目标是推动中国在供水效率、能源节约方面也达到世界水平。

上文提到的丹麦无人值守的医院污水处理厂,也即将首次引入中国,落户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的一家医院。技术提供方格兰富中国公司副总裁张小岩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该项目正在敲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科技参赞彭斯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丹麦只有50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但环保目标很清晰,计划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而且依靠科技创新、结合市场机制,不断推进目标落地。40年来,丹麦的经济增长了80%,能源消耗量基本保持平衡;因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占比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减少了。丹麦找到了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脱钩的方法,被称为“北欧模式”,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值得中国借鉴。

编辑:杨小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