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规出台,理财产品量缩势头能否改观?

2018-07-27 16:51:5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现“量缩”态势,据普益标准数据最新显示,上周产品发行规模和收益率继续下滑。但自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后,市场重拾对理财产品的信心。不少业内人员分析,理财产品发行现状或将有所改变。

发行规模有望改善

记者统计普益标准相关数据发现,从今年1月份开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断下降,六月份创年内新低,发行8574款,较年初减少2000多款。其中,保本型理财产品数量下降明显,降幅约为36%。

这一下跌趋势持续到七月。数据显示,7月前三周理财产品发行量分别为1531款、1553款和1532款,相比六月,皆有不同程度下滑。

《意见稿》的出台或将改变这一局面。一家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新规明确了政策监管对于理财产品的发行要求,相关细则将有助于银行在合规的情况下推出更多新产品,之前银行理财规模下降的趋势或将得到扭转。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也称,未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可能会有所上升。他说,理财产品体系有望得到深入完善、模式将更为丰富。比如,除固收类理财产品外,像权益类、衍生品类理财都将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已有不少银行推出新型理财产品,比如与衍生品挂钩的结构性存款,用以承接部分保本理财产品资产,挂钩的衍生品大多以外汇期权为主。

一位国有银行的支行投资经理表示,个人结构性存款经推出,已被不少投资人作为理财首选。她进一步解释,“结构性存款与原来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存款,并非理财,但相比普通的存款,它的部分收益并不确定,是浮动的。”

也有投资人称,“选择投结构性存款是因为它的收益要比存定期高,就算是最低的收益率,也要比存一年期定期好。但唯一不太好的是期限较短,大多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都是半年左右。”

除了结构性存款外,根据《意见稿》的规定,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有银行继续发行了保本保收益产品,不过相比以往的同类型产品,新发行产品的收益率小幅下跌。另外,一直被银行给予厚望的大额存单的利率上调幅度和发行增量也并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四月末资管新规发布以后,五月和六月份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增幅较大,但其总量依然偏少。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仍占发行量的绝大部份,银行理财净值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收益率变化不大

从收益率来看,融360检测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篇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2018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回落至4.8%,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另外,普益标准数据显示,7月前三周,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继续下跌,跌幅分别为0.05%、0.03%与0.01%。

普益标准研究员涂敏分析称,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改变幅度将不会太大。这主要是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投资结构将很难大幅改变,仍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另外,随着投资者群体的扩大,银行将更加注重收益的稳健性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所以仍然会以低风险低收益为主。

他同时指出,由于理财新规明确理财产品可以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未来,银行或将逐步采用FOF模式涉足股票市场,拓宽收益谱系,使产品风险收益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何飞也表示,理财产品中,不同产品的价格本身不一样,未来产品投向会涉及资本市场,产品收益率波动会有所增加。而随着净值化产品的增多,理财收益率变化规律将更难把握。

不过,记者访问多位投资者得知,目前,收益率高低并非是他们投资的第一标准,受P2P行业和股市的蝴蝶效应影响,多数投资人将“保本”看作重要考虑因素。“一定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再来看收益是高是低。”一位投资人如是说。

编辑:于舰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