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美赞臣借道京东,加速布局低线城市母婴门店渠道

2018-06-11 18:13:1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经过一系列调整,2017年,利洁时的年报显示,美赞臣净收入下滑缩窄至-1%,其中亚洲地区净收入增长4%,大中华区表现强劲,抵消了南亚市场的下滑,而主要就是来自于专业零售和电子商务渠道的增长。2018年1季度的数据显示,受益于大中华区的强劲市场增长,美赞臣的业务整体增长6%。

随着配方注册制的落地,大量未通过注册的中小品牌和杂牌奶粉逐渐退出市场,国内奶粉市场的增长正在从1、2线市场转向3~6线市场。

荷兰皇家菲仕兰首席执行官的司马翰曾表示,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在下线城市,未来行业增长的50%可能都将来自3-6线城市。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包括惠氏、菲仕兰、达能等主要外资奶粉品牌都在加快下线城市的布局,而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惠氏是将在欧洲销售的SMA产品引入中国主攻3~4线市场;菲仕兰则采取了在本土生产的方式推动子母品牌的下沉;而达能则充分利用电商渠道扩展在下线城市市场。但在业内看来,目前洋品牌渠道下沉还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3~6线城市市场,奶粉通过母婴渠道的销售占比高达50%,之前外资品牌尝试过多次渠道下沉,但效果并不好,一方面是由于产品体系不适合中国市场的母婴渠道;另一方面,在下沉的深度上不足,并没有完全进入3~6线市场,而且在竞争方式上也不占优势。

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线城市渠道和消费者对于外资品牌奶粉的需求一直都在,但在母婴渠道中,对于利润的分配非常看重,而且传统的国产奶粉品牌代理政策非常粗放,把主要利润留给了渠道,这也导致外资大品牌在此前的渠道下沉中没有占到便宜。没有足够的利润,渠道动力不足,也无法推动品牌在渠道的深度分销,这也是国产奶粉中小品牌差异化竞争的生存之道。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