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欧洲私募看上中国中型市场 民企二代接班是挑战

2018-06-08 17:55:3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何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中国的投资,非常看好健康医疗领域,该领域的项目金额占了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70%是医疗器械,这也本身是殷拓集团最具优势的行业。早在2007年底,殷拓集团就签下8200万美金的投资协议,入股了老百姓大药房,至今还在持有。老百姓大药房于2015年上市。公告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23.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4.89%。

同时殷拓也青睐包括教育在内的服务业。除了云南长水教育集团和GPA Global,殷拓此前还投资并购了一家东莞企业,是专门为大型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审计和咨询服务的公司。

第三个领域则是智能制造行业。“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中国整个制造行业的自动化进程要远远快于很多人的想像。现在很多大型产业,都开始在造黑灯工厂,不需要人的介入。智能化、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柔性设计和生产会是一个大趋势。”何霁说,这种快速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的调整是殷拓看好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何霁坦言,在全球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下,中国乃至全球的资产估值都比较高,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严守投资纪律,寻找合理价格。

中企有待职业经理人化

根据何霁的观察,国内外的中型企业各有特色,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中国中型市场的企业,多数处在第一代创始人还在的局面。这种特点既有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

何霁认为,创始人还在的企业,往往还没有完成职业经理人化。对比起来,欧美的企业多数已经建成了成熟的企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企业也习惯了职业经纪人的管理,各方面体系相对健全。但中国的多数企业还只是刚刚实现了几亿的收入规模,大部分的发展方向都掌握在创始人一个人的脑子里。“投资者在投资并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在你手里需要经历从创始人向职业经理人过渡的过程,是很有挑战性的。”他这样说。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