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数量达到8388.99亿元,连续16个月攀升。过去的一年中,境外机构持有量在全市场的占比已经从3.88%提升到6.74%,持仓占比较去年同期增超7成。
机构分析称,尽管人民币近期相对于美元贬值,但相对于大部分其他货币在升值,人民币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依然有一定吸引力。尤其是近期欧洲政局不稳,一些资金重新从欧洲分流出来,加上新兴市场的动荡尚未结束,这些分流出来的资金除了回流美国以外,一部分可能会流入中国。
随着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境外机构参与国内债市的途径不断拓宽,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加,境外机构不断增持我国债券。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随着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境外买家将成为我国债市日益活跃的参与者。
外资竞相布局
近日,瑞银资产管理在中国设立的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正式推出了其首支境内固定收益基金产品。
瑞银资产管理(上海)基金经理楼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的体量是在世界上排名仅次于美国、日本,这是一个庞大到让国际投资者无法忽视的的一个市场。
“对投资者来说,在日本、美国债券市场玩了这么久之后,需要这么一个体量来支撑业务的增长和多元化。”楼超对记者介绍称,瑞银资管非常坚定地看好中国债市,目前在海外的投资重点就是中国的债券市场,这是瑞银资管业务的增长点之一。
另一方面,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而国内债券市场机制也日趋成熟化,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推进银行间市场的开放,RQFII以及直接的银行间准入的机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导致了资金的持续流入。
楼超介绍称,瑞银对于中国债市的布局不仅仅通过QFII、RQFII,近年也获取了银行间市场的牌照,可以通过CIBM(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一渠道投资中国债市。
另外,彭博于3月21日宣布,计划在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完善数项计划中的配套措施后,于2019年4月开始分步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根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统计数据,将有386支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在该指数53.73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占比达5.49%。
根据兴业研究测算,全球大约有3万亿美元资产跟踪巴克莱全球指数,以此估算,5.49%权重将带来资金流入1647亿美元。倘若20个月按每月5%比例纳入,则2019年、2020年资金流入增量分别为741亿美元(约合4701亿元人民币)和906亿美元(约合5748亿元人民币)。
记者注意到,已有境外机构在追踪彭博巴克莱指数方面先行布局。6月6日,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华夏彭博巴克莱中国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指数ETF,这是香港首只追踪中国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券表现的ETF,该指数系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的细分指数。
人民币资产仍显强劲
4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包括阿根廷、巴西等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汇率纷纷遭遇重挫。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以及人民币资产仍显坚挺。
中金公司固收部在近期调研中发现,境外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投资者。第一类投资者资金来源更多是美元计价的,在中美利差压缩和美元重新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与美元资产相比,吸引力确实有所下降。
而第二类包括央行类机构和全球的大基金在内的投资者,他们更多讲求全球资产配置。那么尽管人民币近期相对于美元贬值,但人民币相对于大部分其他货币在升值,人民币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依然有一定吸引力。
而如果不考虑汇率因素,人民币债券是跑赢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债券的表现的。这使得这类型投资者仍愿意将资金配置一部分到人民币资产上。尤其是近期欧洲政局不稳,一些资金重新从欧洲分流出来,加上新兴市场的动荡尚未结束,这些分流出来的资金除了回流美国以外,一部分可能会流入中国。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尽管对美元货币有所回调,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仍显强势。6月7日当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33,较年初升2.56%。
为何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仍显坚挺?中金公司固收部认为,一方面,过去两年贬值环境中,中国企业囤积了大量美元头寸,这些美元资产在去年美元贬值的背景中出现了明显的汇兑亏损。在今年人民币融资难度上升的背景下,企业是希望将一部分美元资产转换为人民币来使用的,因此每当人民币出现兑美元走弱,企业的结汇需求就会释放,从而重新支撑人民币。
另一方面,今年境外资金更大量的流入人民币资产,也对人民币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同时还有今年境外美元债发行规模上升,企业境外发债募集到美元之后,也会结汇回到境内使用,也增强了对人民币的需求。所以,在新兴市场货币中,这一轮人民币表现远远好于绝大部分其他货币。
金融开放不断推进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断迈出新进程,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市的途径正在不断拓宽,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不断完善。
在债券市场投资渠道方面,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称,一方面,QFII、RQFII的投资额度逐步扩大,截至2018年5月30日,QFII投资额度达到994.59亿美元,同比增长7.26%;RQFII投资额度为6158.52亿元,同比增长13.39%。另一方面,“债券通”打开了境外机构入场国内债市更为便利的新渠道,因其没有投资额度的限制,因此部分受QFII、RQFII额度限制的境外投资者转向“债券通”。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基础上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实现流动性更为节约的混合结算机制求。同时,系统支持人民币付款、付款交割(DvP)结算、人民币对外币同步交收(PvP)、中央对手集中清算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等业务。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数量达到8388.99亿,连续16个月攀升。过去的一年中,境外机构持有量在全市场的占比已经从3.88%提升到6.74%,持仓占比较去年同期增超7成。
楼超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债市,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回升只是助推因素之一。而根本原因在于外资长期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看好,持续的资金涌入是长期趋势,外资在中国市场目前的占比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根据亚开行2018年3月发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日本和韩国境外投资者持有国债占比为10%左右,而印尼则高达38%。
“近期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明确了金融业下一步开放的时间表,许多政策已经落地,其他政策正在有效、有序地推进,金融业扩大开放推进速度超预期。”明明表示,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市的途径不断拓宽,同时目前国际形势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加,境外机构不断增持我国债券,积极探索投资结构。未来随着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境外买家将成为我国债市日益活跃的参与者。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林洁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