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张旭还提到,在2016年一季度,市场对违约风险的认识并不充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兑预期,因此也没有给予信用风险合理的利差。例如,在违约前1 个月,有17.4%个案例的中债隐含评级仍维持在AA-及以上级别。
在他看来,近期违约负面事件上升加重了市场的紧张情绪,以至于投资者“谈债色变”。短期来看信用债的违约必然会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少量有序违约对建立市场化的定价估值体系、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充实评级违约率数据库均有积极意义,也是对现有制度规范、机构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的自我校验,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张旭表示,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率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整体维持在 1.5%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信用债市场的违约率仅为0.42%。成熟债券市场(如美国)的信用债违约率大概在3%的水平。从打破刚兑到少量债券的有序违约,这是我国债券市场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