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最新一期的李小加网志中,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一个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资本市场不能仅是锦上添花,更应该考虑雪中送炭。既然要雪中送炭,上市门槛就不可能过高。监管的焦点只能体现在严格的信息披露上。为了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香港交易所不会对入市融资规模、价格与节奏进行“流量管理”。如果想让香港的生物科技板块成长为参天大树,就不能把它们放在呵护下的温室里。
李小加还特别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为自己的投资负责,“尤其是对生物科技不熟悉的中小散户投资者,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修改后的香港上市新规首向连收入都没有的生物科技公司敞开了大门,对于为何要迈出这大胆一步,李小加表示,一般来说,没有收入的公司都处于高风险的早期发展阶段,投资者很难有可靠的标尺来判断公司发展前景和投资风险,所以我们以前的上市规则不接受没有营业收入的公司来上市。但生物科技公司是特别的,因为它们的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过程都受到国家医药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它们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清晰明确的监管标准和尺度,这一特点使得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提供财务指标以外的清晰具体的披露,供投资者来判断投资风险。
李小加指出,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关系着人类的命运,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应该在这一重大科技革命中担当重任,发挥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为生物科技行业雪中送炭。
李小加强调,生物科技行业也有特殊的投资风险,首先,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周期长,一种新药从研发到最后获批在市场销售,短则三四年,长则达十年;第二,由于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事关公众健康,受到政府严格监管,在获批生产前几乎不可能有营业收入,因此它们的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三,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失败风险高。
此外,投资生物科技板块可能还面临两大市场风险,一是股价波动风险。生物科技板块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它们上市后的表现容易两极分化,任何有关产品研发与监管审批进程的信息都容易给股价带来剧烈波动。二是内幕交易的风险。由于高度的专业性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生物科技板块内幕交易的风险会明显高于其他板块。
针对如何设定上市门槛,李小加称,门槛主要设定在最小市值和临床测试进度方面:如果门槛设的太低,可能会把过高风险的公司放进来,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如果门槛设的太高,又无法满足生物科技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而且可能把很多急需资金的好公司挡在门外,让投资者错失良机。最终设定了15亿港币市值和已通过一期临床测试、即将进入二期临床测试这两大主要上市门槛,并根据行业特点为此类上市公司设定了特殊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
同时,李小加提醒投资者在买卖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上市公司的产品研发、临床实验结果和监管程序等细节,为自己的投资负责。而且,鉴于生物科技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投资这一板块需要了解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这样的投资机遇只属于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成熟投资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生物科技公司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
他还建议对于生物科技了解有限的散户投资者应该先观察再试水,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充分互动和博弈、形成稳定的价格趋势之后再逐步尝试。此外,鉴于生物科技板块的特殊性,个股投资风险很高,如果能用一篮子个股组合的方式来投资可以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投资者可以在数十家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通过投资相关生物科技指数基金来分享这一板块的整体机遇。
编辑:李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