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1966年常玉逝世之后,台北历史博物馆在1978年到2017年间曾六次举办他的回顾展。最近刚刚结束的《藏枒入华:常玉与浪荡子美学》展,举办方耿画廊的前身是大未来画廊,后者是台湾地区最早介入常玉画作收集、整理展出的两家画廊之一。
耿桂英说,早年做常玉展览时,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观众认识并欣赏这位中国现代主义大画家。当人们了解到常玉的重要地位,做展览的难处变成了如何从新的角度去策展。现在最大的难点则变成了如何筹备资金。
常玉在拍卖行的身价逐年上涨,找藏家借来做展览需要付出高额保费和现场安保措施,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出借。甚至有一幅画已经在原先的墙上挂了30年没有取下来过。
“常玉是一个特殊的例子,由民间画廊带动、拍卖公司启动艺术市场后,这股由民间带动的‘常玉’热,开始被官方美术馆重视然后推广。”她说,“只要是华人可能看到后都会有点感觉。常玉在无形中弥补了我们心中的那一块空缺。”
1995年,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次拍卖常玉的油画作品,2000年之后大陆艺术市场开始慢慢崛起,也有更多藏家开始关注中国在20世纪初的那一批画家。
“常玉不谈理论观念,他用食物来比喻作品很有意思:大家习惯了吃牛排,那么也可以试试简单的蔬菜色拉。”耿桂英说,“当人们懂得简单的美,自然就可以接受之后的抽象画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从西方传统画派看过来,理解了常玉,也就可以进一步地去理解赵无极,以及后来更多的当代艺术。
(本文图片来源:耿画廊)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