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立白掌门巨资投建共享医院 盈利模式待探索

2018-05-22 09:11: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Medical Mall项目到底如何盈利呢?对于所有的入局者而言,这现在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以全程医疗为例,它是以租赁的形式,将部分空间租给品牌连锁医疗机构。入驻医疗机构可以共享全程医疗的手术室、医技科室、药房等资源,并按照相应规定,缴纳费用。

这样一种租赁方式,业内也不乏争议。闫东方认为,其实业内一直在探讨Medical Mall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到底应如何把握、到底能不能实现盈利。“尤其在大城市,在医疗服务资源并不紧缺的背景下,它到底可以带给老百姓哪些方便? Medical Mall的投资人通过租赁的模式将场所租给了医疗服务集团,相当于将风险转移到后者身上。对于承租方而言,租金成本不可小觑。承租方在这里运营,到底能不能赚钱,这需要深思。在我看来,引进Medical Mall的,应该还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医疗服务品牌,这样做,才有可能保证盈利的可能。”

“整个Medical Mall的模式还在探索中,投资方需要做好亏损准备。” 闫东方说。

此前,有观点认为,由于医保体系尚未打通,大部分医疗分享活动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因此难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是制约Medical Mall发展的一种因素。相比而言,目前的Medical Mall项目,还是更青睐发展中高端医疗服务。如上述的广州国际医药港Medical Mall项目,以轻医疗为主,会考虑设计医美、口腔、儿科、产科、月子中心等项目。这样做,一来与传统的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补充;二来并不会牵涉到医保支付的难题,后者毕竟保障的是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它并不像传统的医院,只是一个局限于治疗疾病的场所,从概念上,Medical Mall应该说是不同业态的集合,即健康与零售业的有机结合,它主打的还是以中高端医疗为主。”作为广州国际医药港的合作方,英慈医疗业务发展副总监周彻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Medical Mall是一种舶来品,最早见于美国,之后,有日本、迪拜、新加坡等国家在推广该模式。Medical Mall到底是否适合在中国大跃进推广?

周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各国的社会制度、医疗体系不一样,不同背景下产生的Medical Mall业态,中国只能作参考,但无法照搬。美国是一个以商业保险、私立的非营利机构为主导的医疗体系,由于医疗费用支付昂贵以及医疗服务的不可及时性等催生了Medical Mall的出现,而中国的医疗体系则以普通的公立医院为主导,Medical Mall的出现,则适逢国家鼓励医疗资源共享相关政策出现。“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讲,Medical Mall并不适合在全国遍地开花,还是应该结合本地的情况去发展相应的医疗服务。”周彻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