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人才争夺战”持续升级。
5月16日,天津公布“海河英才”计划,大幅降低人才落户门槛。
从当天中午12:30至17日早上8:30,统计数据显示,不到一天的时间,已有30万人登录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百万人才争涌津门”的气势已经显现。
此外,5月出台人才新政的还有海南、呼和浩特、南昌等地,这一轮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人才争夺如火如荼
自去年武汉提出“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这一响亮口号后,各新一线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纷纷跟进,发起了史无前例的“人才争夺战”。
比如成都推出了“凭本科毕业证即可落户”“人才绿卡”“人才公寓”等引才优惠政策;西安提出只要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手机APP上即可办理落户;沈阳则提出,2017年1月1日之后首次购房的人才,可以享受沈阳市人才购房政策补贴。
此次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高层次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8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人才创新举措,尤其在人才落户上改革力度较大。计划提到,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45岁以下,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持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即可办理直接落户。
就在天津发布人才计划前的3天,5月13日,海南省公布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招揽”国内外人才。
政策频出的背后,是一线城市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同时,二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铁网络、城际轨道、市域地铁、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一些二线核心城市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吸引人才落户,对当地做大城市人口规模、提高城市自身消费力、增加城市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加快产业升级是本轮二线城市人才争夺的一大关键,只有大力吸引人才,二线城市才可能在本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赢得先机,并且不断做大做强。
二线城市逆袭典范
为引进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要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产业,即好的就业机会。
彭澎表示,人才和人才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上升空间和跳槽机会对人才而言十分重要。
武汉一家网络公司内负责招聘的人士就坦言,在武汉,互联网行业要找到适合的人才比较难,因为目前武汉的互联网产业总体仍比较弱,从一线城市挖过来的人才,如果想在武汉市内跳槽,可选择的机会十分有限。而在一线城市,他们的机会特别多。
在产业发展方面,杭州堪称是二线城市逆袭的典范。
近几年,杭州新经济表现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十分明显。目前杭州集聚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等领域涌现出众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
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下,杭州这座“1.5线”城市正在迈向一线城市行列。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杭州也成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新一线城市之一。根据《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2017年上半年,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人才净流入人数/人才流动总人数)为11.21%,位列全国第一,“杭漂”成为新的热词。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杭州原有的底子比较薄,比如教育、医疗、城区人口规模等都不如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但杭州通过多年的努力,从无到有,在信息经济方面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量的人才涌入。
丁长发说,一些二线城市,目前的新兴产业发展比较薄弱,那就需要通过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创业,用若干年的时间补足短板。“不能只是看眼前的利益,不能只是为了短期炒房子,而是要真正把产业发展成本降低。”
新政成效初显
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新政已经初现成效。
据BOSS直聘发布的《2018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以杭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为代表的15个“新一线”城市在去年陆续出台人才吸引政策后, 2018年一季度,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率(流入人数/流出人数)为1.07,较2016年增长3.2%;从新一线城市高校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的职场新人比例达73.8%(包括应届生和工作经验一年以下的求职者), 较2016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
其中,一些城市的表现颇为亮眼。
西安在2018年启动“最优落户政策”,截至4月16日,今年累计已有30万人落户;2017年,武汉新落户大学毕业生超12万人,是2016年的6倍左右;2017年7月~2018年3月,成都新落户的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超过15.5万人,其中直接从农村地区迁入4.3万人。
专家认为,在几十个二三线城市出台了人才新政的情况下,最终更能吸引人才的还是那些自身产业基础较好、集聚资源能力较强、辐射能力较强的强二线城市。
这其中的一大因素在于,除了杭州外,大部分二线城市不具备吸引全国人才的能力,辐射的领域主要还是自己所在的省域,而强二线城市,尤其是部分大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也有较大的辐射力。以武汉为例,除了吸引湖北的人口,对湖南、河南、安徽等地的人口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同时,大区中心城市高校众多,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比如西安吸引的人才中,大部分是在西安读大学,或是陕西乃至西北的生源,以及在外地读完大学返乡的毕业生。
丁长发表示,二线城市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产业链。如武汉、西安、南京、成都、重庆等大区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科研经费投入大,如何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关键。
彭澎认为,大区中心城市、人口大省省会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它们的城市规模较大,产业发展较好,辐射力和集聚力都比较强,也更有希望进一步做强做大。
他表示,未来二线龙头城市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它们的发展空间甚至大过一线城市。一方面这些二线城市发展起来后,可有效减轻一线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区域龙头带动作用,拉动更多中小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应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