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能源区块链实验室创始合伙人,信达证券首席区块链专家曹寅在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上说道:“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我们追本溯源,在不同的场景里的应用,再对区块链上应用的各种各样的通证,进行开发和梳理,这是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
普华永道调查还发现,在已经采取了区块链技术的公司中,公司自建区块链研发团队是主流,占比高达53.3%,远超“与区块链创业团队合作”、“与知名大公司合作”、“投资或并购外部区块链团队”这三种方法。
普华永道中国合伙人张俊贤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业务模式的底层逻辑,因而公司更愿意自建研发团队。一方面便于系统维护、信息安全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也希望把业务模式的底层架构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俊贤表示,进一步探究应用的方向可以发现,在目前已经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公司里,应用比例最高的是“防伪溯源”,比例高达50%。区块链还有望被用于信用评分体系,提升信息的真实性。
区块链有望用于征信体系
聚焦征信体系的区块链公司PTS创始人张佳辰介绍称:“区块链将成为中国信用评分体系更强大的引擎。过去几年中,区块链社区一直致力于开拓协议和基础架构层的关键技术。今天,区块链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可将信用评分相关的数据协作提升到更高层面。基于区块链的高性能、安全的信用数据交换网络可以提升数据质量、降低数据采集成本、扩大数据覆盖范围,并最终通过人工智能打造更好的信用评分模型。”
张佳辰表示,以滴滴近期恶魔司机的行为为例,所涉及的犯罪记录等信息是非常适合进行链上存储的。“PTS在区块链中设置的校验机制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在一个良性的校验机制下,信息之间的校验结果出现差异时,区块链可以根据机制自动判断并返回结果。”他说道,“区块链的校验机制奖励提供正确信息的人,处罚提供虚假数据的人,甚至可以将假数据提供者的信用水平下调。这些机制可以使用于社会信用场景中其他风险的防范和管控。”
在美国,Uber正在积极与加州伯克利大学合作,将非对称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技术应用在用户个人数据共享中,既能将Uber体系的用户行为数据提炼出公共治理和商业上有用的洞察,又防范用户家庭住址和出行习惯等敏感信息泄露所导致的个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