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工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近年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但对标国际城市,上海还需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上海正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近日,由上海市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陈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更新和升级很快,要求这个城市特别有活力,要能够吸引相应的人才进来。“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对标国际城市,要加强软环境建设,比如人才的流动性、良好的创新生态,很好的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配套能力,找创投是不是容易等。”
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从国际经验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很难从产业链的低端迈向中高端。
近年来随着发展重心转向高端制造业,上海也开始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发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去年11月在松江区调研时指出,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特别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要进一步发挥上海科技、资本、人才集聚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
近日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提出的八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
这一任务对提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设想是,重点打造三个品牌,即着力打造支持创新创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着力打造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着力打造细分领域专业化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
早在2014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9094亿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工业,达到38.6%。
而在5月8日举行的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介绍,2017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营业收入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156.31亿元,增速9.9%,占GDP比重达到43.66%,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陈宪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过70%,这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贡献很大。从规模上来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得已经不错,但仍然有增长空间。“十三五规划讲要把上海制造业占比控制在25%,服务业要到75%还有一定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主要应该由生产性服务业来贡献。”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201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继上海光源后第二个落户浦东张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
如何继续促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陈宪对第一财经称,要从诚信和知识产权两个问题入手。
“人家对你服务品牌的信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讲营商环境,更多在讲政府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方面;其实营商环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诚信,当你的品牌有很高诚信度的时候,你就会聚拢很多客户,人家就会把很多东西转移到你这里来提供。”陈宪分析说。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很多方面都跟知识产权有关,比如研发、设计等,这对知识产权要求很高。如果一个地方这些方面有问题的话,生产性服务很难聚集。”陈宪表示,对标国内城市上海算做得比较好的。但上海不能仅仅对标国内城市,要对标国际城市来改善上海的诚信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从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对标国际城市
在国内城市中,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前列,但对标国际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陈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更新和升级是很快的,比如现在很多行业都转到人工智能来了,用人工智能的算法来改造传统制造业,这就要求你这个城市特别有活力,特别能吸引各种新的人才。
陈宪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城市中,伦敦和纽约走在前列。其中,伦敦不管是金融、人工智能、创意产业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而纽约的文化艺术产业在全世界也最发达。“城市的更新使得新兴产业不断地往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发展,这就要求这个城市有充分的活力,有非常好的环境,这样才能聚集到所需要的人才。”
生产性服务业要往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这对人才和城市的自我更新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上海在这方面还有距离。比如,相比伦敦、纽约等城市,上海在人才引进方面受到的限制和障碍较多。前两天刚开始给一些外籍人士发放永久居留证,但领这种证也并不是很方便,国内人才在上海落户还要打分。在人才流动性问题上,上海和世界其他知名城市也有很大的不同。”陈宪对记者举例分析道。
除了人才问题,城市的自我更新能力还有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因素。“特别是软环境方面,比如创新生态如何,是否有很好的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配套能力,总而言之就是和创业创新有关的软环境。对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能力都决定着一个城市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强弱。”陈宪补充道。
现在,上海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上,提出了三大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首先,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要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
其次,强化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要求,加快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
最后,强化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任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