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国产品牌翻身仗:用中国方案顺利解决别国的问题

2018-05-14 08:59: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调查。66.7%的消费者认为,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先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品博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谈道。而针对中国游客出境游大量购物以及通过海淘购买国外的名牌产品,他们也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71.4%的消费者是基于“国外品牌质量信得过”,是理性消费,当然也包括个别的炫耀性消费。

“提升质量,是铸就品牌的重要原因。”黄国梁表示。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即是对质量追求的重要例证。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于是时任厂长的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

面对这些不合格产品,张瑞敏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毁。而且,是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那时候,正是物资紧缺的年代,76台正品冰箱的价值不言而喻。

不过也正是这一把大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如今,张瑞敏早已不是当时集体小厂的厂长。作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的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他在品博会企业对话中说到,其实创品牌,是非常非常艰巨的一件事。“为了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创中国的世界品牌,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走向国际市场,到现在差不多三十年时间。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两点:一是观念,二是模式。”

时报广场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来源:网络)

他介绍道,国际上有个规律,如果要在国外创造一个品牌,那至少要亏损八年,就是八年的投入期。而在很多国家树立品牌的过程中,海尔不仅仅是赔8年、砸进去超过百亿元,只为建立一个网络和获得当地用户的信任。

“这不是金钱能买到的,必须靠时间,慢慢地去让用户认识你。所以,我们现在做到了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同类产品(份额)最高。其他的有很多还是做定牌加工、代工,因为可以保证利润、现金流,但这是比较短期的做法,与创品牌是背道而驰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