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自然资源部“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眼下正在加紧编制。“三定”该怎么定?
5月5日一早,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增谦通过微信公号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3月30日,侯增谦应邀参加了自然资源部就机构改革方向、职责定位和职能设置等问题组织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并作了发言。
4月11日,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对侯增谦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发言稿作出批示:“侯增谦院士的发言蕴含真知灼见,既有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又有务实性的实践探索,对推动地质工作的理论基础从传统的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矿产资源向多门类自然资源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侯增谦认为,地球科学21世纪的突破点就在地球系统科学。当前,构建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大科学使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为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平台。
侯增谦说,在整个地球系统科学中,自然资源部应特别关注从地壳浅部(“根”),到关键带(“枝”),再到人地耦合系统(“叶”)的三个关键问题:
他分析说,浅部地壳(0-10km)蕴含着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受地球深部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向深部要资源、要空间,是必然选择。自然资源部应更加关注0-10km范围内的地壳精细结构与能源资源分布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问题,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带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高度交汇和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也是地上、地下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纽带。侯增谦认为,应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测研究关键带的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物质转化过程与相互作用,观测关键带内能量和物质通量、迁移和转化,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地球科学解决方案。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已逐渐成为地球表层系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侯增谦说,人地耦合系统研究,能够增进对地球表层变化趋势及机制的理解,记录和解释地球变化的特征,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侯增谦认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需要建立强大的调查与评价-探测与观测-模拟与预测全流程技术体系。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下,需要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的调查方法技术,获取自然资源的数量、产状、分布等要素特征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各门类资源的属性特征,对自然资源的质量、生态价值或效益开展综合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支撑。
目前,在全球层面已建立环境、陆地、气候、生态的观测网络。美国建立了包括10个关键带观测站和1个关键带研究网在内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CZO),欧盟建立了4个关键带观测站。它们正逐步成为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能源资源、环境综合利用与治理的基础。
侯增谦认为,目前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过程进行模拟,从国家、区域、局部等不同尺度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预警还是短板,亟待加强。
“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要做好摸家底、做评价、定规划、用护监4个环节。”侯增谦说,过去条块式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造成现有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之间标准不统一,相互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急需统一标准、规范,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家底数据进行清理、核查与整合。
侯增谦认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需要按使命整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支撑力量。建议按国际发展趋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统一地矿海水林草等多门类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综合评价职能,组建新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类似美国想建没建成的地球系统科学机构)。
侯增谦说,新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自然资源数据提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性模拟预测等方面,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通过自然资源调查示范,制定评价标准规范,引领40万地勘行业队伍转型,全面参与并支撑服务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保护。
同时,应整合原各部委的规划研究力量,打造统一、规整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队伍,打通从综合调查、综合评价到国土空间规划最后一公里问题,无缝对接、支撑服务部空间规划职能。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存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潜在问题;如何实现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统一,规划与监管的协调,资源节约集约与高效利用;如何合理界定自然资源监管与环境治理的权责边界;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区分公益性(如各类保护地)与经营性(矿产等),进行分类管理;资源安全与保障等问题,侯增谦认为,这些都是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尽快破题,加快研究。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胥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