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费高云表示,希望南通以这次高质量发展环境说明会为契机,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沪通合作的广度和层次,加快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全力增创高质量发展优势。希望上海和各方支持南通深化上海“北大门”建设,在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过程中积极向南通倾斜。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员,自去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依照“建设上海‘北大门’”的发展新定位,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中心城区到上海市区100公里,凭借苏通、崇启等过江大通道,南通正在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从“上海北”或“北上海”,到上海“北大门”,南通与上海正在向“一体关系”迈进。加快“向南通、通上海”步伐
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志鹏说,“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一直是南通发展的战略取向。”去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确立了“三港三城三基地”空间格局。一年以来,沪通空间规划衔接实现了新的突破。
据悉,南通与上海方面已经成立了沪通交通对接联合工作组,推动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沪通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步伐。南通交通格局加快“向南通、通上海”步伐,朝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迈进。
从陆路看,南通已建成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市区经苏通大桥到虹桥机场60分钟,经崇启大桥到浦东机场90分钟,沪通铁路长江大桥2020年通车后,南通至上海只需40分钟。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在通交汇,沪通铁路、盐通高铁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通苏嘉城际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在建设,2号线预计今年开工。
从水运看,南通江海河贯通,沿海具备建设30万吨级深水大港条件,去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沿江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首期3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今年6月投入运营,将与综保区叠加联动,打造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多式联运配送基地;沿海的洋口港区已接卸LNG大型船舶超过150艘、近3000万立方米,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从航空看,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9条,是江苏第4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的机场,与上海机场成立了沪通航空物流公司,空港货运业务将有巨大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
深化园区合作,推动产业协同
除了交通方面的合作,双方经贸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化,南通50%以上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60%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70%农副产品供给上海。与此同时,南通产业基础好、产业承载力强、与上海产业契合度高,对接上海的重点就在产业与载体的对接。
从去年以来,南通市深化与上海重点产业园、科技园等平台合作,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在原有7个沪通合作园区的基础上,2017年新增合作园区10个。其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是沪通合作园区的代表,拥有长江智谷、市北云院、市北科创大街等优势平台,将重点发展智能型、科技型、总部型三大业态。
从产业基础来看,南通先进制造业根基扎实,产值已经超过1.5万亿元。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日前会见南通党政代表团时指出,南通土地、港口、人才等优势,在承接产业溢出等方面有很大空间。
作为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通船舶产业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0,海工装备占全国市场1/3,正加快船舶产业向高技术绿色船舶、海工关键技术研发、特种海洋工程船等领域迈进。南通也是纺织之乡,家纺年营业收入约占全国1/2,迫切需要发展特种增强纤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性后整理等高端纺织产品和技术。
南通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多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设立了1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开发引进智能终端及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和技术。下一步,南通市将着眼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将上海的创新优势、平台优势与南通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深度互补。
此次大会还安排了39个重点投资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包括21个产业投资类项目、18个科技合作类项目,其中产业投资类项目总投资近730亿元,将有力推动了南通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安排了39个重点投资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此外,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与南通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输配电、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城市建设和信息化等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