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去年末,针对企业年金发展的种种困境,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企业年金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这一办法实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4月12日, 财政部、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明确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这一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20年之后“三支柱”体系终于完成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两会期间表示,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能减轻国家设立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与税优健康险试点每省选取一个试点城市相比,税延养老险试点范围较小,上海、福建、苏州这三个试点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较为完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税延商业险在全国推广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夯实第一支柱降低养老费率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从2012年起发布养老金发展指数,在过去四年间,养老金发展指数的进步非常小。第一支柱过大、二三支柱弱小;企业费负过高、个人账户做空;结构性问题导致参保人积极性不高等都是影响养老金指数增长的因素。
杨燕绥表示,我国从年轻社会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一共只有40年的时间,一代人之间中国人口结构就发生了巨变,这么短的时间表使得我国不能再慢条斯理地进行改革,而是应“两步并作一步走”,在建立制度的同时也要调整结构。
调结构首当其冲的就是夯实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夯实缴费基数是夯实基础养老金的两大重要内容。
“虽然我国养老保险是28%的名义费率,但征缴上来的不到16%。如果我们能把缴费基数夯实,只需18%的总费率就够了,这样就可以把企业20%的费率降10%,企业负担将大幅下降。”杨燕绥说。
基本养老金费率过高也是企业年金难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杨燕绥认为,如果把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降到10%,企业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做年金,这也将有助于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的差距。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