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资本“川军”归巢:一年投资近2000亿元的火辣盛宴

2018-04-25 09:08: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我们是最早倡导川商回川兴业的异地四川商会。”广东省四川商会会长王开庆说,参加完4月17日举行的第三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后,商会还将到川内各地考察。“目前,从广东返乡企业家在川投资重大项目已超过20个,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2017年,川商返乡发展签约项目达370个,同比增长2.8%;投资总额超过1900亿元,同比增长50.9%。其中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项目62个,比2016年翻了一番。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向第一财经表示,川商有比较浓厚的乡土情怀,同时在沿海发展面临各要素瓶颈、四川发展机会增多的背景下,川商愿意回川投资,甚至转移企业;不仅如此,在外务工人员大量回乡创业也带来资本回流。

在家乡情结、产业转移和政府招引的共同作用下,一股资本回川的潮流正在形成。

位于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城。

川商回川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人口和农业大省的四川省出现人口外流,四川人走南闯北、在外务工经商,成为一股“新川军”。经过几十年的成长,这股川军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用四川省省长尹力的话说,川商已经成为四川的一张高颜值名片。

“川商现在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应该能进入全国十大商帮。”王开庆向第一财经表示。据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统计,目前中国30个省级四川商会中共有企业会员逾1.6万家,川商在省外投资累计达1.2万亿元。

而为凝聚川商力量成立的全球川商总会,基础会员总量近 30000 家,核心圈层理事 105 家,理事企业平均年营收约 150 亿元。

与此同时,四川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10年升至全国第8名,2011年突破2万亿元。此后仅用4年时间又突破3万亿元,2015年的经济总量晋升全国第6名。

用一位曾经的四川省领导的话说,以前四川落后,大家需要到外面去找机会来改变境遇,而四川现在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发展环境大大改善,可以让川商回家乡来发展。

尹力在4月17日举行的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上表示,希望川商总部回迁、资本回归、人才回引。

王开庆就是回川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他向第一财经表示,他们回川投资的有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物流等项目。“我们有的会员把多年来的全部积累带回家乡发展。”其中,22家广东四川商会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宜宾南溪项目,创造了商会抱团返乡发展的“南溪模式”。

其实,除了家乡情结之外,川商资本回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产业转移的大背景。川商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于情于理之下,资本回川就有更大的内在动力,也是经济运行规律使然。

郭晓鸣表示,资本是逐利的。沿海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没有明显缓解,而四川的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又主要是内需型产业,受外部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川商想寻求一个更安全、政策优惠力度也比较大的地方,回乡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还用“返程效应”来比喻川商回川投资,就是当去了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再回来,虽然距离一样,但感觉回来比去的时候要快。

人口回流

在川商带动资本回川的同时,一些当年的川籍打工者回乡投资创业,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资本回流。

冯飞和李春燕2014年回到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创立了韩菲尔制衣厂,并在淘宝上销售。去年销售收入已经有300万元。冯飞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可以翻番,现在每天都有1000多单。

李春燕2003年去广东打工,那时她才15岁。因为上有老下有小,2014年,他们决心回家发展,并在竹篙镇上创办了第一家制衣厂。去年,他们还生了第二个孩子。现在工厂已经有30多名工人。

金堂和竹篙分别被称为“中国打工第一县”和“中国打工第一镇”。竹篙镇是四川人员回流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以来,这里完全自发地开办起来三四十家制鞋厂,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在广东务工多年回来创办的,带回了资金和订单。

在外务工人员回流是四川常住人口增长的重要部分。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7年,四川省常住人口逐年增长,7年间增长了260万人。而在此前的10年,四川省的常住人口净减少287万人。

郭晓鸣说,四川乡村发展的回引效应十分明显。政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引领,以及大力度的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的改善,带来很多机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一些外出农民工回流。在乡村发展各个行业里都能看到相当一部分返乡创业农民工。

第一代四川农民工在外打拼被称为“空手出门,抱财回家”,但是这些财大多都用在修建房屋。而现在很多都用于创业。

实际上,农民工回乡创业也不只在工业生产,即使是从事传统的农业,他们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堂县赵家镇翻山堰三组的高宗国2015年回到家乡。当时触动他的是,羊肚菌试种成功。他回家租地40亩来种植,去年他已经租了150亩土地,今年还将扩大规模。像他这样的经历在赵家镇非常普遍。目前赵家镇已经种植了数万亩羊肚菌,并扩展到邻近的乡镇。

“现在羊肚菌投资一元可以赚两元。”高宗国告诉第一财经,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当地种植羊肚菌也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几年,赵家镇先后通车成巴高速(成都-巴中,可出川至汉中)、金堂大道、中金快速路(中江-金堂)等,“我们中午采收的羊肚菌,下午可以到机场,第二天凌晨就可以出现在广州的市场上。”他说。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刘海林,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务工,后来开办了不锈钢抛光厂。在洽谈不锈钢抛光业务过程中,他发现广东、上海、云南、成都等地餐饮市场对牛肉需求量较大,因此决定回乡建立肉牛养殖场,同时规模化种植花椒、生姜等经济作物。

郭晓鸣说,与大规模的产业项目相比,这部分人员带来的资本回流也不可忽视。虽然没有被统计,他们的投资额从几十万到上千万元不等,汇总起来就是很大的数字,而且他们产生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这批返乡创业者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能力,成为乡镇的带头人,带动就业和乡村发展。

政府招引

在招商引资压力下,感情牌是最容易拉近与投资者关系的因素之一,在投资决策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川商实力不断增强,农民工群体也在壮大。因此,四川省政府把他们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并频频打出“感情牌”。

今年2月23日,尹力于农历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川商座谈会。而在去年,尹力多次与川商代表座谈,讨论川商返乡发展。在4月17日的大会上,尹力表示,将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让大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开心。

除了感情牌,2015年以来,四川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其中有大量四川独有的、创新的优惠。

不仅如此,四川还加强造势。2016年,四川开始每年举办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为了“凝聚全球川商力量,引导川商返乡兴业”,四川还成立了全球川商总会。尹力亲自联系川商总会,川商总会与四川省直主要经济部门及21个市州政府的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已基本构建。

川商总会会长刘永好4月17日表示,两年多来,川商总会已经累计引导促成返乡投资项目30多个,签约投资金额近2000亿元。通过打造全球川商返乡投资共享大数据平台——川商云,打造全球川商互联互通新网络,链接全国及海内外川籍商会突破100家。

2016年,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是由四川省财政出资3亿元组建的省级产业引导基金,浙江、江苏等异地四川商会,以及新希望集团、四川省国资经营公司、成都立华投资等20余家川商及金融机构出资,首期规模达41.4亿元。

目前,川商返乡兴业股权投资基金已投资10个项目,累计投资近13亿元,带动投资逾80亿元,超过70%的资金投资于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该基金将投超过5个项目,投资额5亿至8亿元,带动投资超过40亿元。

另外,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黄晓东在2017年9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5年来,四川引导扶持51.9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生产经营主体13.1万个,实现总产值719.6亿元,吸纳就业159.4万人。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应民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