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化危为机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2018-04-24 09:54: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近来,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无论这场正在进行的贸易摩擦如何演化下去,对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正如中方有关部门所言,这场贸易摩擦实质上是事关贸易保护主义之战,也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战。因而,面对这场贸易摩擦,我们理性的态度应该是继续坚持自由贸易,将这场贸易争端的危机,化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机遇。

第一,加入WTO的历史进程表明,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中国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成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就是其中之一。想当年,我们对WTO是有畏惧的,最大的担心就是众多的国内产业面对开放的市场竞争可能不堪一击。然而,事实证明恰恰相反,那些看似幼稚的产业,在国际竞争面前得到了快速成长,有不少今天已可以与最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同场较量了。

电器行业如此,纺织服装行业如此,不少高科技的通信设备都在异军突起,包括电动车、太阳能等新兴产业更具有了国际水准。我们可以细数一下中国发展质量好的产业,几乎都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越是竞争激烈,越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几乎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定律。

所以说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我们正确的抉择是要坚持自由贸易,用开放回应保守。更加充分的竞争,只会让那些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变得更加强大。在自由贸易的竞争环境中,使越来越稀缺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更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手中,产出更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几项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开放举措。

重大开放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不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而是会抓住当前难得的契机,继续以更加开放、公平和自由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合理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更有效地激励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并不鼓励各国采用关税作为贸易壁垒的手段,但是却支持平等地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手段,来合理促进更高质量的产品贸易,只要这种技术手段和标准是一视同仁的,就可以正常采用。所谓技术性贸易措施,就是可以利用提高标准等技术指标,来限制外来产品的进口,也可以通过产品认证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外来产品必须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实际上,WTO之所以鼓励技术性贸易措施,就是为了通过技术手段来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水平。

此次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一方面我们当然可以采取同等的关税报复措施,另一方面更好的措施实际上是提高我国市场准入的技术标准。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企业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后发赶超,中国高铁的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因而,利用这一次美国保护主义挑战的机会,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全面清理我国的技术标准,大幅提高这些标准的技术水平。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基于和美国竞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我国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供更好的激励和约束。这样的举措,势必会驱使我国企业向国际更高标准的产品学习,在竞争中学习到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打造更高质量的经营能力。

当然,更多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不仅可以提升国内企业的质量水平,而且可以进口更高质量的国外产品,进而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更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消费升级,实际上必然要求中国的消费者能更广泛地选择国外更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更好释放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通过消费升级来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发展举措。

第三,加快营商环境的优化,从采用产业政策到更充分地采用竞争政策。

美国此次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限制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对其潜在的挑战能力,进而继续保持美国在高附加值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面对这一挑战,我们的应对之策就是通过更加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对知识产权强有力的保护,来创造一个激发创新的市场环境。其中,政府所创造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还有相当大的制度红利可以释放出来,从而在创新的层面上应对美国的挑战。

在营商环境的优化中,商事登记改革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标准,我国新注册一家企业的平均登记时间还需要20多天,较之只要一两天的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不仅如此,很多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还要办理很多行业准入,实际上有执照而不能营业,众多隐性的行业准入门槛还需要消除。因而有必要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更加大幅缩短商事登记时间。

以行业准入为主要手段的纵向产业政策也必须加快改革,更好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一般不应有基于身份的行业准入限制,让资源能真正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市场主体,从而大大提高资源产出的效率。在横向的产业政策中,诸如创新补贴等政策措施,也应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让市场主体的经营绩效纯粹以自身的经营能力为依照,而不是依靠各种补贴。这样的营商环境,能够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更多利用竞争政策来驱动中国未来的发展,特别有利于市场主体发现新的需求,也能更加精准地使供给与需求相互匹配,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际上质量的核心定义就是满足需要,只有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供给方才能专注地去基于市场需求的发现来提高质量水平。同样,消费者也只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才能实现“消费者主权”,也就是通过自由的选择来淘汰那些劣质产品,从而实现优质产品的利润红利。更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不仅可以保持我国现有产业的竞争优势,也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发展,从而回击美国的挑战。

每一次的危机都有可能是一次新机遇。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就是在一次次危机的挑战中发现新机遇的过程。在这次的贸易危机中,实际上也蕴藏着中国发展的重大机遇,那就是通过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强化中国消费升级的带动效应,加快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者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编辑:黄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