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伪劣充电宝权威检测:电池充满泥沙,重物冲击就爆炸

2018-04-18 09:07:5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近日,第一财经联合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下称“广东质检院”)对若干个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移动电源进行检测发现,它们在质量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在重物冲击的检测中,电池发生强烈的爆炸;在电池容量检测中发现,容量虚标10余倍。

移动电源,又称“充电宝”,随着手机等移动端的飞速发展而普及。但假冒伪劣充电在市场上大量充斥,起火爆炸等潜在危险十分严重。不久前,南方航空公司一架待飞航班机舱行李架起火,根源正是伪劣充电宝。该事件引发了各界关注,也让假冒伪劣充电宝的市场规范和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近年来,各地充电宝发生起火、自燃、爆炸的事故不断,而造成此类事件的原因正是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一个月前,第一财经1℃记者走访了相关的大型电子交易市场,通过采访诸多零售商、移动电源制造商,记者发现,目前,假冒伪劣的充电宝数量惊人,很多大型市场和电商平台上肆意销售,监管缺失。(详见3月26日第一财经《打开你的充电宝看看,电芯很可能是水泥》一文。)

不久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17 年广东省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公告,结果显示,80 批次充电宝产品当中,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达 36.3%。

一试就爆

移动电源主要由内部电池、管理系统和外壳三部分构成。其中,内部电池是移动电源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储存能量载体;管理系统,也就是保护电路板,可以调节电压,同时具有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外壳主要由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两种类型,塑料外壳由于成本低、外观可塑性强、轻便灵巧等原因占市场上移动电源外壳的大多数。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上述公告显示,充电宝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重物冲击和阻燃要求两个方面。其中,29批次充电宝样品中,重物冲击项目不合格的高达18批次,阻燃项目不合格的有14批次。

关于重物冲击,广东质检院轻纺部工程师梁志勇博士告诉1℃记者,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充电宝产品的内部电池在遭受9.1公斤的重物从610mm处自由落体状态撞击电池表面后,内部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才能通过项目测试。

在本次第一财经联合广东质检院对上述充电宝电池的重物冲击检测中,1℃记者看到,在重物落下10秒左右,检测样品就发生了剧烈反应,随着耀眼的火花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并燃烧不止。

该项目检测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旦发生爆炸,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在阻燃方面,梁志勇博士表示,根据相关国家标准, 充电宝在电芯或其它部件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外壳应能有效阻止或缓解火势蔓延,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广东质检院的多次检测中发现,遇明火后迅速燃烧的塑料外壳样品不在少数。

对充电宝产品的质量检测,除了像重物冲击、阻燃、跌落、过充电等安全项目,像有效输出容量这样的产品性能指标也是本次的检测项目。

广东质检院向记者提供的本次关于电池容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用于做检测的仿造三星充电宝标称额定容量为 20000mAh,但实际的输出容量有1668.8 mAh;仿造的小米充电宝标称额定容量为20000mAh,但实际输出容量仅为 1773.9mAh。两者标称额定容量和实际输出容量相差10余倍。

此外,工程师在对这些用于做检测的充电宝进行拆解过程中发现,里面的电池有的甚至是假的。上述仿造三星的充电宝里面共有5颗电池,其中竟有3颗是假的。记者看到,这3颗假电池在外观上与其他两颗电池并没有明显区别,但当工程师测试后发现,它们并无电量,拆解后,里面充满的全是泥沙。

记者在广东质检院采访中获悉,充电宝产品都标有额定的容量数值,目的是方便消费者了解实际的输出容量。但是通过大批量的检测,工程师发现充电宝的有效输出容量普遍存在着名不副实、虚标乱标的现象。

首个标准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移动电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移动电源行业取得了“大跃进”式的发展。2013年,移动电源市场销售额为105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81.03%;2014年,移动电源市场销售额为165亿元左右,增长幅度在57.14%;2015年移动电源销售额超过200亿,2016年突破320亿。

从生产企业分布来看,广东是移动电源产品的重要产地,生产企业约100多家,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中山和广州等地。

移动电源具有“便携供电”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潜力巨大,但移动电源生产技术门槛较低,大批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的厂商鱼贯而入,导致目前市面上移动电源品牌繁多,价格差异大,质量良莠不齐,安全事故频发。而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移动电源行业此前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

直到2017年年底,国家标准委才发布了首部移动电源(充电宝)国家标准GB/T 35590-2017《信息技术 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并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这个规范能否有效遏制充电宝市场的不法现象仍有待观察。

梁志勇博士向第一财经1℃记者表示,消费者在购买移动电源时,为安全起见,需要挑选优质品牌,因为品牌厂家生产的移动电源往往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比较规范合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比较有保障。

梁志勇博士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地方的购买移动电源。他说,长途汽车、火车上推销的移动电源基本上是质量很差甚至是假冒商品,并且没有开具发票等的能力,一旦出现问题,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梁志勇博士还建议,消费者使用移动电源前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相关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移动电源产品。应避免使用劣质的适配器给移动电源充电,避免将移动电源置于高温、炎热等条件下,避免长时间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张有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