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首次亮相 宁吉喆这样解读

2018-04-17 13:21:3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调查失业率统计是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科学举措

(曾湘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基于劳动力调查获得的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我国科学建立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要求的一项积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失业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的晴雨表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政策由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目标构成。因此,失业率与经济增长(GDP)、物价指数(CPI、PPI)和国际收支指标一道,被称为四大宏观指标。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一般来讲,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失业者增加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也将减弱。因此,各国政府历来都把失业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进而出台或调整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除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外,失业率还综合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制度等多方面信息。从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来看,失业人数的变化,不仅与就业人数的变化有关,还与非劳动力的变化有关(详见下图)。

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年龄人口可以按照就业状况分为三类:即就业、失业和非劳动力。如果其有工作就属于就业;如果其没有工作但能够工作并寻找工作则处于失业状态;如果其没有工作并不寻找工作或不能工作,则处于非劳动力状态。以失业人口为例,他们既可通过就职而转化为就业者,也可通过退出劳动力市场而转化非劳动力。究竟如何转化,往往与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比如,欧元区国家和美国相比失业率偏高,除了经济因素影响外,一般认为还部分源于失业保险水平较高,个人工作搜寻中的保留工资水平较高所致。进一步分析,理论上失业率可以分解为周期性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前者主要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变化情况,后者则源于劳动力市场自身供求信息流动(摩擦性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差异(结构性失业)的状况。要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要积极收集就业和失业的信息数据,并及时加以公布;还需要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失业率统计和分类的经验,在公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工资、工时等就业质量指标,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劳动力市场整体走向和变动。

关键词:统计局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