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需顺势而为

2018-04-04 09:23:2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为什么让人民币国际化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在美国某军校的毕业典礼上,一个70多岁的老头走上主席台,是退役的四星上将,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美钞,对台下说:“这张擦屁股的纸是什么?是100美元。你们知道印刷这张纸需要多少钱吗?是10美分。”老头子高高举起这张纸币,又对台下说:“美国用10美分印刷这张纸,去换取其他国家上百美元的东西,公平吗?答案是不公平。可是,为什么别的国家还要接受这种不公平?那是因为有你们!小兔崽子们,你们记住了,如果谁敢挑战我们这张擦屁股的纸,你们就该去打仗了。”

这个故事说明,货币国际化的好处很多,可以点纸成金,在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和通胀税;降低汇率风险、促进贸易;降低货币危机的概率等。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联储大肆量宽,释放流动性,却没有发生美元危机,为什么?就是利用了美元的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准,不管美元怎样浮动,其他货币只能跟着美元摇摆。如果其他国家也像美国那样量宽,一般会爆发货币危机。

只要是货币,大多希望能成为国际货币。俄罗斯一直在推动卢布国际化,最初在独联体国家推动建立“统一卢布区”;从2003年5月,俄开展了以卢布国际化为目标的金融外交;在能源国际贸易中,俄要求用卢布进行结算等。

人民币国际化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可喜成绩,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人民币纳入SDR一篮子货币。在SDR一篮子货币中,人民币的权重超过了日元和英镑,位居第三。

一种货币加入SDR,是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但不是终点。在这方面,日元国际化的历程值得我们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强劲,有20多年GDP年均增长两位数,日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需求持续增加。1973年10月,日元加入SDR,当时日元的权重是7.5%。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向好,1987年日元在SDR的权重提高至13%,之后还不断提升,最高时达到18%。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爆发资产泡沫危机,再加上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失去的20年,日元国际化也就停滞了,日元在各国外汇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从最高的8%下降至现在的3%左右;在SDR中,日元的权重从18%下跌至现在的8.33%。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综合国力是本,货币国际化是末,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浇水施肥,但要顺势而为,不能强求,更不能拔苗助长。

另外,SDR一篮子货币也是在不断变动的,最多的时候有16种,比如南非兰特、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挪威克朗、沙特里亚尔和伊朗里亚尔等也曾加入SDR,现在都不是了。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民币要想成为美元、欧元那样的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及现状

很多学者把2009年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是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的。在这之前,只能算是人民币的周边化和区域化。我也认同这个起点,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几种国际货币搞量化宽松,也动摇了它们的基础——信用。国际社会意识到,需要其他稳定的国际货币,需要负责任的良币,人民币就是首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国际需求和认可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从2009年至2015年,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经常项目输出、资本项目回流”的特殊路径。到2015年三季度,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突破了1万亿元;2015年全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7.23万亿元。

2015年“8·11”汇改后,随着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有所停滞。2016年初,央行加强了对跨境人民币和离岸市场的管理,此后人民币支付结算、对外直接投资和离岸人民币存款等均大幅萎缩,人民币国际化出现阶段性停滞。现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也就5000多亿元;2017年全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为4.36万亿元。今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大约升了3%。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看,人民币首先是贸易货币,是人家需要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才需要人民币;在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方面,人民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主要与人民币升值与否呈正相关。目前,中国GDP占全球的15%左右,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11%以上,但在国际清算总量中,人民币的使用量约占1.8%;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人民币约占2%;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略高于1%,总额约等值1000亿美元。总体看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较低,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不相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维护国家形象,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现在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没有与黄金、白银等实物挂钩。人们之所以信任这个货币,是信任货币后面的支撑——政权。信用就是货币的生命。如果人们不信任你的货币,即便你在货币上印个“100”,那么这张货币仍等同于餐巾纸。这说明,货币虽然是一种商品,但它很特殊,是个政治产物,和国家主权紧密捆绑在一起。而人民币走到境外,如何让境外认可和信任?除了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等硬实力外,还要增强软实力,比如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做一个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近期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梳理。

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我们周边国家为了应对危机,竞相让货币贬值以促进出口。中国当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钉住美元,对维护东亚经济和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出口、就业等都遇到困难。正是这场危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是负责任和讲信用的大国,大大提升了人民币的信用,在东南亚被看作是“小美元”,是“良币”,促进了人民币的区域化。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现在,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主要发生在有中方参与的情况下,比如中国与越南、蒙古之间的贸易。如果哪天在没有中方参与的情况下,比如泰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也普遍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上一个层次。

现在,在国际投资和融资领域使用人民币,主要是用于投资和并购等,主要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哪天人民币广泛使用于虚拟经济领域,比如金融资产和衍生产品,股票、债券、票据、保单、保函、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再上一个层次。

现在,人民币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储备货币,这是很大的进步,但也要看到,那些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主要是看重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如果哪天境外的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主要是为了维护其币值的稳定,比如T国发生货币危机,T国央行用“卖出人民币、回收本国货币”的办法,来维护其货币稳定,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达到很高的水准。

要实现上述目标,近期需重视以下工作:

在境外建立更加广泛的人民币网络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覆盖范围,与债券结算系统、中央对手等金融市场对接,全面支持各类跨境业务。

继续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为人民币的全球流通提供顺畅渠道。不断开放在岸金融市场,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开辟空间。

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设立人民币清算行,推动互换资金用于跨境贸易和投资,推动双边本币结算,支持发行“丝路债券”等。

进一步发挥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作用,利用丝路基金支持人民币结算。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加强人民币跨境调运、反恐融资、反洗钱和反假识别等。

重视培养境外使用人民币的习惯。要让境外的企业和个人普遍认识人民币,拿着人民币就知道它能买什么东西,不用绞尽脑汁去换算,并潜意识里需要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把人民币当成财富。

(作者系国际问题研究者)

编辑:黄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