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港股“炒新”风气收敛,但今年香港IPO募资仍有望跻身全球三甲

2018-04-04 09:20:2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尽管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季度一直处于震荡之中,香港新股市场仍然有不错的表现,第一季香港交易所有64只新股上市,共集资244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都有不错的升幅,不过,由于今年首季港股波动比较大,新股炒作的风气已经有所收敛。有分析认为,由于未来不明朗因素比去年更多,今年投资者的态度会更加谨慎,德勤则预计,下半年将有至少5家超大型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令2018年香港IPO集资额达到1600亿至1900亿港元,有望跻身全球IPO前三甲的位置。

新股炒作风气已收敛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香港交易所有64只新股上市,共集资244亿港元,而2017年同期则有39只新股集资133亿港元,新股数量和集资额分别上升64%和84%。

德勤称,今年新股数量以香港本地企业为主导,比例达到69%,而来自内地企业的新股数量比重下调至22%,比2017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比2016年同期少13个百分点。不过,从集资额的角度来说,内地企业占比还是很高,达到77%,达到187亿港元,比去年的101亿港元要高出不少。

尽管一季度港股波幅较大,但新上市的公司估值都有不错表现,超过40%的新股以10倍至20倍之间的市盈率上市,另外有超过20%的新股以20至30倍的市盈率上市。

2018年以来,香港新股首日回报率为27.64%。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公司挂牌首日表现,今年却比去年更差,根据普华永道统计,去年首季共有9家创业板公司,首日收盘价较招股价升超过2倍,其中升幅在2倍至5倍、5倍至10倍、10倍至30倍这3个区间的,各有3家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创业板公司首日表现最好的升幅为1倍至2倍,共有3家公司,2倍以上升幅的一家也没有。

有分析称,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风气开始收敛,主要因为大盘表现不理想。去年一季度,港股刚开始强势反弹,恒指累计上涨2300点,当时投资者对股市前景普遍比较乐观,炒作热情自然比较高。但今年首季,恒指仅仅累计上涨0.6%或174点,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投资者取态也偏向谨慎。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领导合伙人欧振兴称,尽管市场前景乐观,但是宏观经济因素都会影响投资情绪和市场的稳定性,包括美国的税改政策和加息措施导致的资本持续流向美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持续的英国脱欧盟谈判等。

下半年仍将5只超大型IPO赴港

欧振兴称,在GEM的活跃新股活动的推动下,今年首季新股数量达到新高,集资额则受惠于三只大型新股,其中一只为中资银行,另外两只为内地地产相关的企业。市场的投资情绪也受到一些香港投资者熟悉的品牌的新股上市而推高,因此纵使伴随美元加息正常化和缩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香港新股市场在第一季度仍然整体表现强劲。

欧振兴称,尽管一些独角兽企业可能计划到香港上市,但内地推出的A股上市或CDR发行计划肯定会吸引一些已经在美国上市的知名发行人,和来自七大相关板块的境内新经济公司,以及计划上市的大型独角兽企业的关注。

德勤中国预计,2018年香港市场全年将会有150只至160只新股,集资额将达到1600亿至1900亿港元,有望跻身全球IPO前三甲,其中下半年至少会有5只与医疗保健、互联网金融和科技板块相关的超大型新经济概念新股,每只集资额都有望超过100亿港元。

欧振兴称,港股市场的稳定与否将会影响新股的发行进程,如果市场出现震荡,有些公司可能搁置上市计划,等待市场明朗后再上市。考虑到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企业的集资规模不太可能是超大型的,同股不同权公司的数量也有限,因此德勤中国对2018年香港新股市场的预测维持不变。

普华永道则预计,今年将有150只新股上市,集资金额达到2000亿至2500亿港元,其中主板将有约80家公司上市,共筹1930亿至2430亿港元,创业板将有约70家,集资约70亿港元。

此外,香港新上市制度预计在4月下旬生效,一些有中国内地或海外背景的生物科技公司预计会随后申请上市,而另一方面,来自东南亚以新加坡为首的地产相关海外企业,为寻求高的估值,也会选择以香港市场作为上市地。

欧振兴称,目前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包括全新的主板和GEM上市要求于2月中旬生效,以及即将为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为便利第二上市开阔通道所作出的上市规则修订,将使香港资本市场更上一层楼。

欧振兴称,继不同的互联互通计划推出后,内地允许发行CDR的计划将会与香港的全新上市制度互相配合,主要标的是在海外上市的超大型红筹,以及尚未于境外上市来自七个创新领域的境内企业,香港与内地的配合,也会为中国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独角兽企业提供全面的上市选择。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黄向东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