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份,跨国制药企业礼来关闭上海张江研发中心的动作曾引发其是否要收缩业务战线的猜测。现回过头来看,这或仅仅是礼来中国内部调整新的开始。
今年1月份,原礼来巴西总经理季礼文(Julio Gay-Ger),正式赴任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这位礼来中国新的一把手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礼来全球的战略市场之一,也是礼来公司要继续深耕和挖掘的重点市场之一。不过,会转变原有的研发模式,通过更多本土协作和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推动早期新药研发。“再走单纯的内部研发模式,有点像闭门造车。”
而伴随着研发模式的调整,在礼来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糖尿病业务也迎来重整,该业务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亮相市场。
转变研发模式
被关闭的上海张江研发中心,对礼来而言,曾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礼来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家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该中心的设立,曾带动跨国药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热潮。
季礼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礼来会继续在中国加强药品研发,但会转变研发模式。“以往大多由企业内部机构提供的药物研发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外部更多的资源,就有点像是闭门造车。”季礼文说,礼来一直致力于将自主研发与外部协作研发相结合。今后在中国,礼来将跟有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更密切地合作,还会跟学术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药物早期的发现和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充满了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如果能够放大、利用更多的外部资源,成功的概率会更高。当然,我们在中国研发的模式和变化也是刚开始,处于摸索阶段,我对此非常有信心,一定会有效果。但是需要有耐心,因为任何一款新药的研发和创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季礼文进一步说。
季礼文阐述上述这番话前夕,3月14日,礼来已在上海成立创新合作中心,不同于以往,该中心将聚焦更多本土协作和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推动早期新药研发。
季礼文认为,这个协作开发模式会越来越成为业界的主流。
一位医药行业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像礼来这样的跨国药企关闭在华的早期研发中心,日趋攀升的研发成本应该是其中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
重定位中国糖尿病业务
在糖尿病药物研究上,在跨国药制其中,不可否认,礼来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糖尿病业务在礼来中国也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
近30年来,中国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井喷式增长,如1980年,发病率仅有0.67%;到2010年,该数字已变为11.6%。在中国,糖尿病已逐渐演变为严峻而复杂的社会卫生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糖尿病用药市场。这在吸引跨国药企重金布局的同时,中国本土的糖尿病制药企业也在崛起,前者的市场份额正遭到后者的争夺。
近年来,国内的医药市场呈整体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医院终端增长乏力,加上国家对药品价格的调控,糖尿病用药市场亦被波及,各老牌降糖产品增长疲软。
横亘在跨国药企眼前的,还有糖尿病药物的专利悬崖挑战。来自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的调研数据显示:伴随着专利悬崖的到来,国内在糖尿病药物研发方面不断掀起仿制潮。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数据来看,近五年该中心承办的新药申请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45个攀升到2014年的140个,涉及品种从17个增加到37个。
这对礼来而言,不能不做出新的应对。
在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礼来将进一步更高定位中国的糖尿病业务,礼来糖尿病业务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亮相市场。
同时,礼来在加快引进新型的糖尿病药物、提供多元的治疗和管理解决方案、加强基层市场开拓。早在去年,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糖尿病联盟的新型口服糖尿病药恩格列净在中国获批上市;由礼来、腾讯和丁香园联合出的“礼来优行TM糖尿病关爱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季礼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关于糖尿病的治疗,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出重大的贡献,有三大关键点,其一企业应该尽可能有丰富的糖尿病药物产品线;其二是要为患者创造价值,给患者提供疾病管理方面的服务,提高他们的依从性,让他们有信心坚持进行治疗;三是要提供简洁易操作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患者更多要依靠自己进行疾病的掌控。这要求治疗的产品不仅要好,还必须容易使用,使用起来是简单可行的。”
“不一定是今年,但再过3到5年,你就会看到礼来在中国的糖尿病业务就会有更大的格局和全新的面貌。”季礼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这样回应。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边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