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近期调研发现,企业税费负担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它调研的样本企业中,三年来样本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4年的5.32%降至2016年的5.14%,三年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降幅最大,微型企业降幅最高。
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坚介绍,2017年我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比GDP现价增幅低3.5个百分点,这恰恰反映了2017年较大的减税力度。
减税降费新亮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企业普遍感觉到税收、费用包括各方面的成本负担还比较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也还有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的必要。
在前期大规模减税降费之后,在国际竞相减税和企业负担仍重的大背景下,减税降费依然是今年的必选项,哪些新的减税降费举措会被推出值得期待。无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还是2018年财政重点工作,均透露了今年继续实施减税降费。
收入超5万亿元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改革如何进一步完善仍是2018年减税焦点。比如在2017年税率精简后,目前6%、11%和17%的增值税税率会否在2018年进一步简并优化,从而更好地体现税收中性原则,实现更加公平和简洁的增值税税制。
更普遍的问题还存在于巨额增值税留抵税款不退。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近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2018年年会上预估,增值税留抵税款达到上万亿元,留抵税款不退对高科技重资产企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会占用企业资金,拖累企业运营。他建议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山东近日发文称,按照国家部署,选择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行业(项目)先行先试临时性的期末留抵退税政策。一位税务局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这项政策推广需要经过国家批准,因此可能会在全国推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建议,在征管效率提高条件下,就可适当降低名义税率,并通过税制优化减少不公平竞争。如降低增值税基本税率和简并税率档次,降低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和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以缩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差距,加快推进环境、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