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核集团:核电供暖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经济安全

2018-02-09 18:00:5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核电供暖经济性较高,公众能否接受还需要过程,中核会全力以赴推进这一工作。”9日,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在回应关于核电供暖的问题时表示。

2017年,中核集团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落实了一批重点项目。

核电供暖费用不高于天然气

去年11月,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正式发布,为冬季供暖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这也是中核集团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具体措施。

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

中核集团“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泳池堆示范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工作。

潘建明表示,核能供热的工艺能够实现功能多样化——不仅供热,还有海水淡化等功能。其经济性和安全性都较高,初步测算其成本不高于天然气供热。而公众能否接受需要过程。“燕龙”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正在做示范工程安全评审等工作。在推广过程中得到多个地方政府支持。

中核集团已于今年1月与烟台市政府签署《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及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项目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加速推进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及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项目在烟台市开发和建设,从而打造烟台市国家军民融合示范项目。

中核建建设能力能满足更多工程需要

1月31日,中核集团与中核建设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潘建明表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核工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进核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核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两家集团重组的重大决策,将有利于加大我国核工业资源力量整合力度,实现业务互补、优势互补,优化核工业结构布局,促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集成两家集团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核工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有利于推进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我国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提升核电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核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潘建明说。

在回应重组后的中核建的建设能力和项目竞争的公平性时,潘建明表示,中核建能够同时承担40台机组的建设,目前在建20台,还有很大空间,因此能保证更多业主的需要。在核电建设行业,中核建不是完全垄断,目前中国建筑、中国能建也进入了核电领域建设和安装,这对于市场来说是好事。中核建本身是股份制上市公司,对所有股东负责,业务进行市场化运作,公开透明,在机制体制上能够保证公平。

华龙一号进展顺利

潘建明表示,中核集团海内外共在建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目前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目前,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均已实现穹顶吊装,进入全面安装高峰期。

2017年5月25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提前完成穹顶吊装,正式从土建转入安装阶段;2018年1月28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成功吊入反应堆,工程进入到关键部件的全面安装阶段。

落户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两台华龙一号同样进展顺利。从2017年9月10日至9月3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K2项目的4台主设备(蒸汽发生器3台,压力容器1台)全部成功就位;2017年10月13日,K2项目成功实现穹顶吊装。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在同类核电站建设中首次创新性运用主设备预引入法取得了圆满成功,该机组主关键路径工期显著缩短,为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早日建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华龙一号及后续其它同类电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与此同时,华龙一号核燃料实现了自主化制造。N36锆合金具备批量化生产和应用条件,解决了出口受限的问题;CF3A先导组件研制成功,完成了产品交付。

CF3燃料组件是中核集团组织研发的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用于华龙一号自主三代压水堆核电站,与当前国际先进燃料组件相当,可用于长周期换料。锆合金是评价燃料组件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锆合金N36,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CF3A先导组件在CF3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定位格架,拥有更为优异的热工水力性能,基本实现了全部原材料的国产化。几年来,伴随每一型号、批次的燃料元件研制成功和入堆考验,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先进性日益突出。中核品牌核燃料已步入系列化、型谱化的快速发展新阶段。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汪时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