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的火热讨论,着实引发了人们对于大范围失业的担忧。但是,技术革新的潜在影响其实远不止此。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令人警醒的变革阶段,这种变革不仅仅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变革,更恰恰是人类本身的改变。
然而,历史只为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未来提供了部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得知,新技术能根本性地改变人类与其他物种。英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托尼·里格利(Tony Wrigley)在一篇关于工业革命时期能源问题的专栏文章中谈到,这一进程的关键在于,以煤炭与其他化石燃料为代表的更丰富的能源形式取代了以人类与动物为驱动力的机械能源。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与动物体力大范围的贬值,并不是一蹴而就。起初,许多辅助性的任务,比如挖煤、在作坊中生产劳作工具等,依旧需要大量的体力。但是,200年后,对体力的需求已不再如从前。
逐渐地,工作的本性开始改变。到上世纪后半期,农民开始借助拖拉机进行耕作,即使是挖煤也开始逐渐机械化操作。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少的群体需要通过干体力活来维持生计。
当工业革命的潜力完全释放后,人类的体貌也发生了变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的体格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与此前人们吃得简单、通过劳作消耗大量体力相比,如今人类的腰围不断增大,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不健康。
有些人目睹了这些变化后开始担忧。少部分人开始尝试在闲暇时通过激进的体育运动,而不是在田地或者工厂劳作,来维持自己的体态。因此,额头的汗水已不再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而是与显而易见的消费娱乐相联系。运动,成为了构建社群的一种新方式。由此,同伴们开始一起锻炼,开明的雇主则将这种娱乐方式视为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价值的方式。
精神活动的不断活跃,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换种角度来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Jan De Vries)与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乔尔·莫克(Joel Mokyr)等学者将工业革命定义为“勤勉革命”。在勤勉革命中,相互关联的创新团体通过不断竞争,设计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新方式,由此产生良性循环。
正是把精力放在心智上、淡化了日常的机械化运作,过去300年来的改变,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思索。当人类的集体智慧达到新高度时,关于人类完美无缺的幻想出现了。但正如我们所知,这仅仅是幻想。人类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智力成就或许已达到瓶颈。
目前已悄然发生的技术变革正在产生一种全新的替代品。许多一度需要人类智力的任务,比如建立联系、推断结论,识别模式,追踪复杂事件的潜在含义等,如今都已被人工智能轻松驾驭。无论是通过扫描上千页的法律文书发现矛盾之处,还是进行影像学评估,算法都能以低成本、更高效的方式完成这些工作。很快,利用某种算法开车,也不是梦想。
同时,现代行为经济学已表明,人类总会将非理性因素引入一些进程中。现代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旨在发现与控制人类思维中那些可能产生扭曲、无收益或者低效结果的因素。很显然,要想人类变得真正完美,下一步需要我们放弃独立思考与判断。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对于就业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它们也会影响人类的思维。未来,大部分就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因此,需要不同的技能,尤其是那些诸如Siri或者Alexa等机器应用程序无法提供的人际交往的技能。而进行复杂计算或者分析的能力,显然不那么重要了。
但问题在于,无论是在险峻的山路上驾驶,还是打一场复杂的法律官司,许多旧有的行为是无数人实现自我满足的一种途径。因为这些活动提供了人类去面对棘手的、内心驱动的挑战的机会。很快,这些活动,就好像中世纪的耕种一样,或许会永远消失。
更糟糕的是,无数案例已证明,人类很可能会后悔不再从事对脑力要求很高的工作,从而去享受闲暇的生活。这也说明,不用经常性地思考,既不愉悦也谈不上真正的休闲。相反,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思维的贫瘠以及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无数认知型工作的消亡,已对未来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影响。就好像工业革命使得大多数人的体力不再如前,人工智能革命将使得我们集体陷入愚钝的状态。除了松松垮垮的腰围,我们的大脑也可能由此变得懒散。
技术,将会驱使人类陷入集体愚钝的状态。但是就好像工业革命期间,对身体健康观念的崇尚,一种新的智力训练行业可能涌现,以应对不断恶化的思维贫瘠。个体能否构建一套逻辑清晰的观点,将会成为一种审美享受与判断他人水准高低的唯一标准。而要求较高的文学或者视觉艺术作品,将会成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消费形式。
这一切可能会让人非常失望。听别人吹嘘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已够糟糕了。但就个体的智力水平夸夸其谈更为糟糕。证明人类至高无上的必要性,不仅会威胁到公共利益,同时也会威胁到我们共同的人性。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教授、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潘寅茹翻译。版权:辛迪加)
编辑:黄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