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激发企业家精神,上海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8-01-19 09:26:4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商业监管法规、产权保护、合同执行等方面是考察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如何让法治成为上海制度竞争力,进一步服务上海营商环境建设,成为上海法院201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产权保护,呵护企业家精神

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制订《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从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强涉自贸区案件和涉外民商事、海事海商审判,加强商事、金融案件审判执行,加强破产审判,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5个方面提出19条措施助力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

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坚持平等保护原则,营造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动力;加强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4条工作举措,推动产权保护。而上海各法院也通过判例践行产权保护的原则。

黄浦区法院审结的中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并被评为“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十大民商事典型案例”。

有效的产权保护是良好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保障。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盛勇强强调,“我们将切实加强产权保护,按照依法、平等、全面的原则,公正办理各类产权保护案件,依法强化产权保护,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财富安全感。”

在产权保护案件中,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呈现增加趋势。2015~2017年,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1,787件,审结各类案件11524件。其中审结的涉迪士尼《赛车总动员》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明确了多重的设计组合充分展示出拟人化的独有特征后受著作权法保护,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135万余元。

大数据优化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及自贸区的知识产权案件也备受关注。

随着自贸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累计新注册企业已经超过5万家。三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588件,审结471件。以判决方式结案87件,以调解、撤诉和其他裁定方式结案384件,结案率为80.109%。

为了让法院更好地为自贸区内的企业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积极尝试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司法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庭长曹克睿介绍,自贸区法院从 2016年10月份开始联合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建立企业涉诉和失信信息的共享公示制度,公示企业的相关信息,既有利于区内监管部门了解企业是否有涉及诉讼和失信行为,便于其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又能让所有的市场主体登陆平台查询,便于选择更加诚信的交易对象。

截止到2017年底,该平台已经公示了区内企业的涉诉信息27万多条,失信信息7万多条,累计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00多万人次,为营造自贸试验区内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自贸区法院还运用司法大数据进行司法预警,通过把上海法院受理的9万多件涉自贸区案件,以及最高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2.8万件涉自贸区的裁判文书纳入到数据库当中,并进行实时数据更新,实现对行业风险的动态监管,同时也能协助监管部门对违规企业进行惩戒和限制,保障了自贸试验区内市场环境的健康和有序。

据曹克睿介绍,目前,自贸区法院已经通过司法大数据向浦东商委等通报了10余家风险企业,为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刘展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