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教授,深入挖掘2018年的利率、汇率走势,资管新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房地产税的推进情况,呈现独家解读。
嘉宾介绍:盛松成,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正厅局级)、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等职。
盛松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经济学、货币理论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分析。他在社会融资规模、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调控、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等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和《中国金融》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并出版多部著作,如《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和《金融改革协调推进论》等。他组织研究、编制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指标之一。
盛松成1993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先后获全国高等院校金融类优秀教材奖、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院校“金晨”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首届金融图书“金羊奖”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等。
一:我国已先于美联储加息 不赞成近期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一财 李策:盛老师,您好!很荣幸再次专访到您。您最近公开表示,不赞成目前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您认为2018年如果美联储加息、CPI上行共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政策操作利率分别会如何变动?
央行参事 盛松成:存贷款基准利率和美国加息的利率是不同的,我们国家的利率体系和美国也有很大不同,美国的所谓“加息”提高的是它的政策利率,也就是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会迅速传导到金融市场利率,进而又马上会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利率。美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和实体经济的利率是完全放开的。我们国家利率体系要更复杂,我们有政策利率,有金融市场利率,也有对实体经济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所以我们大家平时所说的所谓的加息都是指对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这和美联储加息不同。最近一两年来,人民银行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并且由于我们金融市场最近的去杠杆,实际上金融市场的利率已经在上升了,而且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目前我们的10年期的国债利率已经比2016年三季度末的2.7%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仅上升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们比它上升多了0.6个百分点。在好几个场合,我都说过,实际上我们已经先于美联储加息了,因为我们尽管没有对实体经济的存贷款利率加息,但是我们金融市场利率在上升,上升得比较快。这是最近一两年来金融去杠杆的结果。因为金融去杠杆,金融市场的资金是比较紧的,于是我们金融市场的利率就会上升。这个利率上升首先影响的是金融市场的内部,影响的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的成本。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实际上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什么意思呢?就是银行会将资金成本的上升部分地转嫁到实体经济去。最近实体经济的存贷款利率已经有所上升了。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是以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的。我们现在贷款利率上浮的占比在上升,贷款利率下浮的比例在下降,实行基准利率的也在下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存贷款利率已经在上升了。
所以我说我们已经先于美联储加息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在近期再提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因为再提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等于为金融机构加息提供了背书,它会进一步提高对实体经济的存贷款利率,尤其是贷款利率。我们国家现在经济总体上发展比较好,这大家都知道。过去一年,现在数据还没公布,GDP的增速一般说来会在6.9%,应该说经济发展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经济仍然有下行的压力,不是说没有。大多数人预测明年的经济GDP增速会在6.5左右,不会像今年这么高。这也是我不主张存贷款利率加息的一个原因。我们现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机勃勃,确实在发展,但是困难也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加息,对企业,尤其对中小企业,会带来成本上升。
此外,我们现在物价并不很高。目前CPI都不到2%,1.7%、1.8,最高也就1.9,这也是我不主张存贷款利率在目前提升的一个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已经初步或者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自主决定上浮、下浮的比例。我觉得应该更多地让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根据市场和产品的需要,实行利率上浮或者下浮,而不是频繁地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不利于利率的市场化的改革。所以一动不如一静,我觉得在目前我们还没有必要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
二:2018年会延续2017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一财 李策:2017年的货币政策是中性偏紧,我们现在也是既要调结构也要稳增长,现在的货币政策您觉得会不会有变化?还是说要维持以前的基调?
央行参事 盛松成:不只是现在,在几个月前,我就多次强调,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觉得应该是不松不紧,以不变应万变。我曾经用了“延续”两个字,也就是说2018年可以延续201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201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来说是比较紧的,不是很松的,但是也不是很紧。有些人说2018年我们的货币政策会放松,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如果放松的话,我们2017年做的很多事情恐怕会前功尽弃。2017年我们加强了对金融本身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稳货币,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和较快的增长。我觉得2017年我们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既然是比较成功的,目前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它。现在延续2017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三:国内因素和美元走弱共同推动近期人民币升值预计汇率维持在6.6左右
一财 李策:2017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人民币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原因何在?对今后一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怎么看?
央行参事 盛松成:好的,汇率问题现在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也确实影响比较大的,我觉得汇率的问题不是非常简单地由个别因素决定的,它首先决定于基本的经济面,同时短期汇率还会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从而产生羊群效应,这些影响都会比较大的。大家可能还会记得,一年多前,也就是2016年的11、12月份到2017年1月份,我们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都觉得到了2016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会跌破7,2017年上半年会跌破7.2,2017年的年底会跌破7.5。我当时就说不会。我是少数几个在当时对人民币汇率保持比较乐观态度的经济学家之一。
当时我还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预期,要扭转市场的羊群效应,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存在“保汇率”和“保储备”之间的两难的选择。我认为,如果采取正确措施,我们不仅能保住汇率,也能够保住储备。也就是说,我们以一定的少量的外汇储备的减少来保持我们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际上,当时确实是采取了这么一个措施,中央银行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在必要的时候用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元,稳定市场预期。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很正确的。所以从2017年的1、2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渐平稳,并且开始升值,最高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突破看6.5,甚至6.4、6.48,接近6.5。我记得我在去年5月、8月就多次强调,到2017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很可能会在6.5到6.6之间,现在看来基本情况确实是这样。现在情况又有所变化,人民币快速升值了,在短短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就从6.6到6.5,最近几天甚至达到6.48左右,很多人都来问我这是什么原因?我说这个主要是我们国内的因素,当然也有国际的因素。国际的因素是美元走弱,美元指数下跌。美元不仅兑人民币下跌,美元兑其它主要国家的货币,包括对英镑、欧元、日元都下跌,因为美国的有些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比如最近公布出来数据,非农就业就远低于市场预期。还比如特朗普减税,靴子落地以后,这个利好的预期就没了。实际上,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时候往往是政策还没有完全出台的时候。美联储加息也是类似的,目前美联储加息的短期影响已经释放。这是美元的因素。
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一次人民币升值不单单是美元的因素,因为我们不仅对美元升值,我们一揽子货币也在升值,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在升值,这就要从国内经济来找原因了。我觉得从国内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经济发展得确实是比较好的,好于绝大多数经济体,2017年GDP增速达到 6.8、6.9是毫无疑问的。新的一年,大多数人预测还会在6.5左右,甚至有的人更乐观,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得还比较好,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从长远看,汇率总体讲还是决定于基本经济因素。
第二,我刚才实际上已经讲到了,短期金融市场的利率对汇率影响比较大,因为只有金融市场利率才会影响短期的资金流动。我们的利率水平总体讲比美国还是高了不少的,我刚才已经说过,最近一年多来,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就升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才升了0.6个百分点,现在这两者相差的利差大概在1.5个百分点左右。在我们利率高得多的情况下,就不存在、也不会有大量的资金外流,因为资金本身是逐利的。所以这我觉得也是一个因素。
第三,我们对资金流动的管理也是一个因素,这使得我们国内的资金对外币资金供应是比较充裕的。所有这些因素都加在一起就决定了我们目前最近几个星期人民币的汇率比较大的升值。
有人又来问我会不会继续升下去?去年贬值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担心人民币继续贬值。现在升值的时候,大家也会担心、也会预测会不会继续升值。我觉得现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和大幅度的贬值都不利,而是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大幅度的升值表面上是好事,人民币更值钱了,实际上并不利,为什么?因为现在全球经济都在复苏,欧洲经济也在复苏,这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美国经济也还不错。目前美国GDP增速在2.5%左右,明年甚至有可能会达到3%。全球经济复苏会扩大全球经济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升值,就会失去这一次全球经济复苏的红利,所以人民币不应该大幅升值,应该保持基本稳定。那么贬值,我觉得也不好,我是指比较大的贬值,也不好,为什么?首先对国内经济信心的影响并不好,人民币又贬值了,大家感觉都不好,这是一个。还有,大幅度贬值很可能会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觉得这是中央定的调子。所以我觉得人民币汇率未来既不会大幅度地升值,也不会大幅度地贬值,而是较为平稳。当然,小幅的升值、贬值、波动这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未来会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现在已经逐渐地由市场来决定了,市场决定的因素更多,我们行政干预的这些因素很少。比如说这一次人民币的升值,我觉得就是市场行为,而不是人民银行的干预。我不相信人民银行干预以后使汇率升值。我认为明年我们人民币大概会维持在6.6左右。
四: 资管新规意义深远
一财 李策:去年11月中下旬,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结束征求意见,您预计资管新规的潜在影响有哪些?对金融各细分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央行参事 盛松成:好的,现在整个金融非常关注的就是央行、三会和外汇管理局最近出台的资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最后会出台经过征求意见修改以后的新规。我觉得资管新规意义非常重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影响都非常大。如果剔除交叉持有的情况,比如说银行发理财产品、理财募集的资金又投向了基金或者信托,我们现在资产管理规模大概有60万亿;如果不剔除交叉持有的话,资管业务规模直接加总则接近120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GDP也就74万亿,存款余额大约是160万亿,所以60万亿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数额了。它实际上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所有的这些机构几乎都参与资管业务,大都是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收入也比较高了,也产生了一大批中产阶级,需要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资管的出现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当然资管业务发展目前也有很多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
这次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主要这么几个方面,实际上也是对目前资管业务产生的问题的一个纠偏纠正。比如打破刚性兑付。以前如果我们去买理财,有的是表外理财,虽然表面上银行说了表外理财是风险自担的,但实际上是刚性兑付的,到现在为止几乎还没有理财出现不兑付的情况。那么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只要我是买了银行的,银行的都是国家的,就是刚性兑付的,就不会有风险。到目前为止是这样。正因为这样,所以尽管理财的产品收益只有四点几,老百姓愿意买,因为没什么风险,又比存款利率高得多。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一年期的存款也才1.5%,所以买理财要好得多,所以大家都愿意买理财。但是如果打破了刚性兑付呢? 4.1%、5.1%的收益不仅有可能拿不到,很可能本金都不能保证,这么一来老百姓就要考虑了,我适不适合买理财呢?我不买理财,我可能去买基金、买信托,因为同样要承担风险,基金的收益率比理财要高多了。所以,打破刚性兑付对于目前的理财产品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还比如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资管产品要实行净值化管理,所谓“净值化管理”,就像基金一样,每天要公布产品的净值,赢了多少、亏了多少,都要公布出来,而不像现在,要等到半年、一年以后拿本金加利息。还比如说不允许搞资金池,不允许搞期限错配,这些正是我们目前的理财能够运行的重要条件。
所以此次资管新规出台后,受到影响最大的首先是银行,尤其是小银行,因为小银行的理财业务量最高的可以达到其业务总量的接近1/3。相对来说大银行受到的冲击少一点。当然对其它金融机构,比如基金、券商资管、信托等,也有影响,因为资金来源中有相当部分是银行发行的理财。如果银行理财没有资金了,资管产品的资金来源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影响会是非常广泛的,正因为这样,新规征求意见稿设立了一个过渡期,目前是说一年半,当然大家在讨论能不能将一年半延长到两年,甚至有人说延长到三年,这只不过是延长,以后总要实行的。
资管新规意义重大,非常好,因为首先它是教育了投资者,世界上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没有风险的就是银行存款,但利率很低。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了储户50万以内的本金是没有风险的,但是其他所有的投资理论上都应该是有风险的。新规教育投资者,让大家意识到投资任何东西都要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这也是对我们投资者的一种真正的保护。
第二,从长远看,规范资管业务对改变我们国家整个金融的格局,都是有非常大意义的,因为我们国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我们通过银行的融资大概占了融资总额的近80%,而直接融资,主要是股票和债券融资,大概仅占20%左右,美国则几乎是倒过来的。未来资管新规出台后,对改变当前这个格局都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呢?因为直接融资一定会做大,间接融资占比相对来说会下降。因为按照目前的模式和以前的模式,如果银行理财要和基金同样的去竞争,实际上银行是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垄断地位,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获得资金后,再投资到基金、信托等产品中。资管新规实行后,将有利于直接融资发展。还比如说你刚才问到的保险,资管新规对保险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我始终认为我国保险业应该有一个大发展。在美国,保险业增加值占了整个金融行业的37%,而在我国,保险只占金融行业的7%,由此推算我们的保险业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第二,我们国家的人那么多,现在已经逐渐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了,需要用保险,而我们社会保障体系还在逐渐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很需要商业保险的配合,所以我们的保险以后一定会比较大的发展,未来保险在整个金融当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有不到7%,相信我们以后应该到17%都是完全可能的。
资管新规恰恰是对保险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保险的资金来源是老百姓购买的保单,资金成本低,同时保险资金运用是长期的,它主要用于什么地方呢?保险资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债券和存款,是比较稳健的。我们资管新规出来以后,对保险的发展间接的也是一个有利因素,但是也需要保险业本身的改革和创新。保险的制度设计、产品设计是不是能够接这个盘?包括我们的证券市场,股市、债市的运作,能不能接盘从银行溢出的资金? 30万亿理财,如果溢出一半,也是不小的规模。这个对我们证券市场、对保险业本身又是一个倒逼机制。所以我觉得,资管新规,总体讲是非常好的,当然要考虑平稳过渡,还要考虑区别对待,不同的银行是不同的,有的小银行、城商行,应该要有区别对待。还有很重要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应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我们只能说是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所谓基本实现就是银行实行的存贷利率可以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但是这个浮动并不是完全放开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管理(或者说窗口指导)的。应该逐渐让金融机构更多地主动定价,也就是说,不需要中央银行规定只能上浮30%,可以让金融机构多上浮一点,一步步来,直到可以上浮50%、100%,直到完全放开。真正市场化的国家,利率是不管制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存款利率非常低,活期存款才0.35%,一年期的存款才1.5%,如果完全放开,那么银行存款对理财产品就可以形成替代。但在目前存款利率低、理财产品利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大家当然不去存款,而把存款利率上浮后,就是走正道开正门。随着资管新规的实行,我呼吁应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五: 新旧动能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财 李策:还有一个话题非常热门,就是关于新旧动能的转化,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前30年的增长依靠的是房地产和基建,目前以“互联网+”、高端制造业、虚拟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取代以房地产业过剩产能为代表的旧经济,在新旧动能转化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是应该我们加以关注的?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央行参事 盛松成:我觉得新旧动能的转化也好,产业升级换代也好,经济结构调整也好,首先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是半年、一年,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旧的产业形态很难马上就改变,比如房地产,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是引起所有人的关注。房地产还有没有潜力?多年来,房地产在我们国家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觉得这个角色以后在经济当中占的比重不一定会非常高,但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看发达国家就可以知道,哪怕在美国,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0%以上了,房地产业在美国的GDP当中,目前所占的比重都还超过7%、8%。所以我觉得房地产业不能说在未来在我们国家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就像美国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房地产业在它的GDP当中所占的比重依然相当高。我国现在城镇化也就50%左右,或者刚刚超过50%,因此房地产业在我国还是有发展的前途,在经济当中还会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当然,房地产的发展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同时要求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广泛、非常深刻的。建立长效机制并不是不要房地产经济发展了,我觉得这是一点。
一财 李策:稳健、平衡、健康的长效机制。
央行参事 盛松成:对,稳健、平衡、健康的长效机制。
六:房地产税短期内很难全面推广
一财 李策:房地产税会在近期内推行吗?
央行参事 盛松成:房地产税太复杂、太敏感,我觉得短期内很难全面推广。
一财 李策:前段时间有文件说要实行房地产税,所以大家会觉得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这样一个良好通道上面,就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过程比较漫长。
央行参事 盛松成:房地产税涉及到房产,涉及到地产,我们把它混在一起叫房地产税。中国情况又和国外情况不同,因为我们的土地是国家的,不是私有的,我们只能用70年,实际上是我们买了70年的使用权,我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实际上这70年的使用权,这土地,作为老百姓已经付了钱的。所以从道理上说,我们的房地产税和国外的房地产税情况是不同的,在国外,土地原本就是私有的,但是这个我觉得还不重要,这只是从理论角度讲。那么从实践角度讲,除了地产税以外还有一个房产税,实际上我们现在讨论的所谓房地产税,主要是指房产税,就是你对房屋本身缴纳的税,而房产税又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交易环节的税,也就是说买卖房子要付的税,比如增值税、营业税。另外一方面是持有环节的税,也就是保有房屋需要付的税,每年都要付。房地产是一个长期的商品,可以住50年、80年,甚至更长。所以持有环节的房产税不可能一次性付掉,在发达国家很多国家都是住一年就付一年,这叫做“保有税”或者说“持有税”。现在大家讨论的实际上并不是交易环节的税,因为交易环节的税早就有了。而持有环节的税就没那么简单了。它涉及到整体的税制设计,收这样一种税的目的、怎么收、收多少,会有什么影响,这些必须深入地研究。它甚至于对未来的房地产的发展,对房地产价格,对不同人群对房地产的感受,甚至于贫富差距等问题,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目前从总体看,房地产税是属于地方税,所以基本上大家有一个感觉,好像中央是明确的,就是主要由各个地方政府来主导房地产税的征收或者怎么征收,这又涉及到每个不同地方的政府,涉及到不同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有的地方房子很贵的,有的地方房子不贵,那么征房地产税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抑制房价还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问题?因为地方政府现在财政收入来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甚至于超过50%的部分,是卖土地卖来的,如果征收房地产税是不是要代替卖土地的税?这又是一个,怎么征,一套征不征,还是两套征,是个别城市征,还是全国一起征?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我觉得征房产税是一个方向,是一个目标,是将来应该需要做的,这对于完善税制以及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健康、平稳发展,包括对于贫富差距的缩小等等,意义都非常重大。但是要实行典型意义上的,也就是我刚才讲的所谓持有环节房地产税,看来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出台的。
七:服务业方面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一财 李策:您讲的非常深入、细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好的了解。2017年有两个热词,一个是新周期,一个是灰犀牛,接下来我们将要面临的最大的灰犀牛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防范的金融风险是什么?您为我们来解读一下。我们到底是处在新周期的起点上面还是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大势研判,您也来介绍一下。
央行参事 盛松成:你刚才讲到有哪些投资机会,我谈了一个房地产,我还想再谈谈服务业。你刚才问到关于我们的投资机会等等,现在确实大家都会感觉到,投资机会比较少,尤其资管新规出来以后,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要进行净值管理,要求银行不能搞资金池,不能搞期限错配,这么一来,对理财产品本身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改革,甚至于对理财产品谈不上是个利好消息。那么现在我们理财产品总共有接近30万亿,我们的表内理财5万亿多,表外理财接近24万亿,加在一起接近30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额。目前我们贷款总量才不到120万亿,存款余额在160万亿左右,而理财就有30万亿。是普通老百姓很多都在买理财。理财产品的发展可能面临严峻的考验。从投资的角度讲,老百姓可能投资的渠道更狭窄了。当然,规范资管业务是完全正确的,它是我们未来资产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对我们的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是老百姓的理财的投资方向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资管新规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现在说到我们投资的方向确实是比较狭窄,甚至是越来越窄。那么新的值得投资的方向在哪里?我觉得有一个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点的,这就是我们的服务业,我认为服务业是未来我们国家发展投资的一个方向,现在都在说要加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做强制造业,这完全正确,我是完全拥护,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国家强国立国的根本。同时,我们的服务业实际上也需要大的改革,现在我们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5%,而美国高达78.9%,接近80%。在所有的发达国家当中,甚至和我们一样的发展中国家,比如金砖四国当中,我们都是服务业占比最低的。我们不仅是制造业需要改革、转型、升级换代、做强做大,服务业的潜力也非常大,包括什么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物流等等,这些全都是属于服务业的。不能简单地将服务业看成虚拟经济,事实并非如此。服务业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研、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这些都是属于服务业。应该说中国的发展的潜力非常大,不仅是制造业,服务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在服务业对内、对外的开放都进一步推进了,金融服务业也在不停的对外开放,我们的保险,外资可以持有超过51%,所以我觉得第三产业也可以作为未来投资的方向。
编辑:罗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