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国企混改、重组、降杠杆三大主线将并行推进,激活释放新一波红利。
1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今年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绘就了2018年国企改革的施工路线图。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会议上表示,今年将着力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进一步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推动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大戏开幕,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国企是先锋和主力军。围绕着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2018年是一个重组的大年,混改也向纵深发展,混改试点将由央企向地方国企扩围,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也是重中之重。
2017年4月6日,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正式开建。图片来源:国资委网站
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肖亚庆表示,2018年生产经营主要任务是:国有企业效益实现稳定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回报率进一步提升,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把利润目标和国有资本回报率、负债率等标准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和增速,这实质上是一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标准具体,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今年央企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不难实现。更要注重国有资本的效率提升、负债率下降,破除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李锦说。
2017年,国企收入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2017年,46家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保利集团等19家企业同比增幅超过20%。中央企业月度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始终保持在15%以上,创5年来最好水平。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企国资改革已经取得成效,国企效益大幅提升,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有效。2018年国企改革将进一步铺开落地,继续攻坚克难,有望在前提试点的基础上,取得整体性的实质突破。
推进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
深化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肖亚庆表示,要按照1+N系列改革文件的部署要求,着力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进一步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肖亚庆强调,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选择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推进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积极探索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模式,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前混改多数是在央企二三级子公司,集团层面混改较少,央企公司制改制的完成为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创造了条件,今年混改有望提升层级,通过整体改制整体上市,推进集团层面混改。
同时,李锦表示,目前三批混改试点企业共计50家,混改势头已初步形成。混改试点由央企向地方国企扩围,混改的重心下移明显。今年垄断领域如石油、铁路、军工、电力等行业的混改将进一步推进。同时需强调的是,混改不能只注重速度和规模,而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同时,加强和改进董事会建设也是今年改革任务重点之一。肖亚庆表示,今年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面建立规范董事会,增强董事会决策能力和整体功能,制定完善中央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履职支撑和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落实董事会职权。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将实施“双百行动”,国资委选取百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建立改革举措实施效果后评价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制度化、常态化,促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17年12月10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图片来源:国资委网站
推进专业化重组
肖亚庆表示,加快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扎实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积极推进专业化整合,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专业平台作用,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设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建设。结合国家重大专项、行政体制改革等,围绕重点领域整合现有优质资源,适时培育孵化新的产业集团公司。
“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业务、管理、人才、市场资源、企业文化的全面整合融合,放大重组效能。”肖亚庆说。
李锦表示,重组作为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2018年可能是重组的大年,这符合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此次会议对重组的部署更详细、更具体,重组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也比较明确。
2017年,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涉及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围绕着国企改革的市场化重组正在全面加速。2017年成功实施了国机集团与恒天集团,保利集团与中轻集团、中国工艺集团,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3组7家企业重组,国资委监管央企户数由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调整至98家。
不过,李锦表示,目前重组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集团总部整合难、上市公司重组整合难、业务整合难、安置富余员工难、文化融合难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央企重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要3~5年之后,企业才能实现各个层面的融合。
严控各类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国有企业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肖亚庆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采取过硬措施,及时防范,有效化解各类重大风险。
对此,会议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一要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认真梳理,全面排查各类风险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可能带来的新风险,新隐患提出。做好应对准备,切实做到预案在先,企业集团层面要负担起防范风险主体责任,着力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二要严控各类债务风险,持续做好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力争中央企业带息负债站在负债总额比例进一步降低,平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持续提升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持续加强债券兑付风险管控,强化中央企业债券发行比例管理和履约情况监测,各地国资委也要督促监管企业做好融资债务情况分析研究,进一步降低负债率。
三要严控投资风险,制定《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中央企业要严格落实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要求,严禁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将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纳入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管理,严控非主业领域PPP项目投资,稳妥处置存量PPP项目风险。
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杠杆管理工作,特别是债务风险控制工作。非金融企业债务将近70%来自国有企业,破解国有企业高杠杆困境,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杨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