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2017年香港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82亿港元,较2016年的669亿港元上升32%;2017年香港共有21224只新上市结构性产品(衍生权证及牛熊证),为历史新高,并较2016年的13771只上升54%;2017年香港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43亿港元,较2016年的41亿港元上升5%。
尽管涨势已相当迅猛,不少市场人士依旧认为,香港股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延续这一走势。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市场业务主管黄伟鸿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恒生指数今年会突破32000点,创出200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他预计2018年美国会加两次息,中国香港会加一次息,香港市场利率上升,对香港银行股的盈利是利好。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表示,尽管去年香港股市升势强劲,但估值仍然较低,在“北水南下”仍将持续的情况下,香港股市今年还会再创新高。
另一方面,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的开展,则成为港股市场连创新高的催化剂。
中国证监会去年底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进本次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
黄伟鸿表示,全流通对港股有正面影响,但仍需要时间等待细节落实,市场资金才会进入。
光大海外分析师秦波认为,部分央企未上市流通股市值均超千亿港元。流通市值和权重差异导致了相关标的与其对标企业(多数为大市值龙头)间明显地存在估值折让,而这一估值折让的消失将是该政策带来的显著利好。部分企业也将因整体流通市值抬升而获得重新“认定”,内资股部分若得以流通,则将从恒生中型企业跳升至大型企业行列,有效提升资金配置需求。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2018年上半年港股表现依然会不错,内地投资者的大量资金会持续流入港股。但需要留意的相关风险是,2018年美国加息力度加大,对港股来说是一个负面因素,下半年投资者要留意小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