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比特币“挖矿”中国率先去产能,区块链应用加速落地

2018-01-08 10:23:3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之前比特币暴涨时,我买的矿机,本来预计4个半月回本,结果一个月就回本了。”某海外“矿工”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全世界逾70%的比特币算力集中于中国。自去年9月限制人民币交易比特币后,中国监管的矛头再次指向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生产,俗称“挖矿”。

尽管去年11月,相关电力部门对“全面禁止比特币生产”的说法予以澄清,今年1月,也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并未对比特币矿场作出限期关停的要求,但中国对规范比特币生产、取消矿场用电优惠的态度已经基本明确,且监管层也已掌握了部分矿场的电费、税收、发电量等信息。

值得一问的是,中国对比特币生产监管趋严后,对中国、海外的“矿工”会造成何种影响?是否会影响比特币“出块”(矿工通过算力来确认比特币交易)的效率?全球热捧的比特币底层技术区块链将何去何从?

“理论上少了中国矿工算力,会打击出块效率,但事实上比特币的全球算力已经超负荷了,再加上矿机价格飙升、耗电成本高、挖矿难度上升,最终利润已经很薄,这次可以说是海外矿工得益。”以太坊原链协会秘书长Roy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应该不是‘一刀切’式地全面叫停,而是要规范,此前有矿场违规用电的情况,同时以后也不会再有用电、税费优惠。”某大型比特币交易平台风控官Rico告诉第一财经。

“矿工”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目前来看,每挖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含矿机损耗),预计要1万~2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电费占比也不小,记者了解到,四川某矿场此前聚集了近6000台矿机,而每天的电费也在7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总体消耗的电费接近300万元。

此外,随着全球矿工前赴后继地加入挖矿的行业,而算力也早已达到了饱和,竞争的加剧导致挖矿的利润越来越薄。

如今挖矿也越来越难。在“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设计里面,每挖出21万个区块,区块奖励就会减半,起初每个区块奖励50个比特币,而如今只有12.5个,到2020年则预计只为6.25个。

“一些矿工由于担心中国的监管趋严,其中也有移民去俄罗斯、冰岛的情况。”Roy对记者表示。挖矿的必备条件就是电价便宜、温度适宜矿机散热,俄罗斯、冰岛等火电、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无疑最为合适。

Rico分析说:“之所以矿场早前在中国聚集,主要因为中国人在矿机生产上绝对具有优势,有的还从海外买先进矿机回来学习,很快就能成形。监管趋严后,中国矿机可能会转为出口。”

在比特币诞生之初,1300个比特币才能兑换1美元;2011年,一枚比特币价格涨至一美元;到2013年,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上涨至900美元;经历了几轮监管冲击,比特币在暴跌后仍然维持涨势,如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是16500美元(约合10万元人民币)。

而由于比特币大涨,最初参与挖矿而且还能享受用电、税收优惠的矿工无疑收益颇丰,几年前最为疯狂的时候,比特币挖矿的高配矿机售价超过高达10万-20万元,最多的一天甚至能挖出2-3枚比特币;此外,挖矿显卡损耗普遍很严重,挖矿用的显卡也十分抢手,一般卖价上千元。

在中国加强了挖矿监管后,“出块效率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海外矿工面临的竞争还下降了。此前挖矿行业过度饱和,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监管对行业规范也是一种利好。”某位身在美国的比特币矿工对第一财经表示。

比特币生产监管趋严

1月5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从权威渠道获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工作领导小组(下称“互金整治办”)发布通知称,据有关部门反映,目前存在一些生产“虚拟货币”的所谓“挖矿”企业,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助长了“虚拟货币”投资炒作之风。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防范风险、限制偏离实体经济需要及规避监管的“创新”等精神,互金整治办的相关成员单位已于2017年11月20日召集有关省市整治办,围绕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据悉,监管层也在全面掌握从事“挖矿”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包括要求上报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矿机数量、营业收入、纳税情况和耗电情况。

自监管的侧重点来看,“耗电”、“助长投机行为”成了关键。其实,要理解监管的逻辑,需要从比特币生产的过程说起。

比特币生产需要发挥计算机的算力,而且极为耗电,但这对于水电站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的四川省已成为全球比特币“挖矿”资本最聚集的地方,而电费成本是最主要的考量。

出于节省铺设线路成本以及用电便利性方面的考虑,比特币“矿场”大多直接建在水电丰富地区。四川等地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丰水期电力用不完,“矿工”就利用这些电力来“挖矿”。

“除了四川,还有一些矿工会聚集在内蒙古,那边多用的是火力发电,比起四川的水力发电,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Rico告诉记者,“一般在丰水期,发电量供过于求,因此矿场也帮助四川有效利用了部分水力资源,所以此前可能有一些优惠政策安排,但也存在违规用电情况;而在枯水期,矿场可能会将多余矿机迁移到内蒙古、新疆等地。”

当然,之所以会耗电,不得不提的还有“挖矿”过程。简单来说,当用户发布交易后,需要有人确认交易,写到区块链中,形成新的区块。而在一个去中心化、互相不信任的系统中,该由谁来完成这件事呢?

比特币网络采用了“挖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心化记账的权力分享给所有愿意记账的人,“矿工”来“挖矿”则是参与维护比特币网络的节点,通过协助生成新区块来获取一定量新增的比特币。

此前也有一资深矿工告诉记者,“说白了,‘挖矿’是计算机哈希(Hash,散列函数)随机碰撞的过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币。这涉及到哈希函数,给定一个输入x,它会算出相应的输出H(x)。由于正确的概率很小,就需要不停去试,这也需要电脑有很大的运算能力,直到得到正确答案,就可以把这个x写进区块里,这就满足了整个技术规则要求。”

上述过程也需要消耗极大的电力。目前,每10分钟左右生成一个不超过1MB大小的区块(记录了这10分钟内发生的验证过的交易内容),串联到最长的链尾部,每个区块的成功提交者可以得到系统12.5个比特币的奖励,此外还有用户附加到交易上的支付服务费用。

“挤泡沫”促区块链加速发展

也正是由于比特币价格暴涨,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更是备受瞩目。尽管该技术仍在起步阶段,但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入,美国的区块链概念股可谓春风得意。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伟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币圈’和‘链圈’并不应相提并论,中外对区块链技术都持支持态度。全球而言,2017年是孵化阶段,ICO(首次代币发行)催生了区块链的泡沫,但2018年必定会见证更多区块链应用落地。”

记者稍早前也获悉,国内首个高校牵头的开源区块链自主系统“梧桐链”已推出,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等措施,旨在将国内外区块链从业机构都汇聚在其“链谷”的平台上。

当地时间1月4日,在几个小时内,中网载线(NASDAQ:CNET)就大涨700%,成为纳指当日表现最佳的股票。该公司当日宣布将和无锡井通科技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合作,打造“一个可靠、公平、透明的商业机遇和交易平台”。不过,当前中网载线并无分析师覆盖。

去年12月20日,美国移动支付公司Net Element Inc (NASDAQ:NETE)宣布推出聚焦区块链技术的业务部门。美股盘前,Net Element也几乎较前一日收盘价涨500%。

眼下,“监管科技”(Regtech)成为了热词,区块链也将推动事前、事后监管。例如,一旦保险公司将日常运营流程搬到区块链上,并向监管机构开放一个记账节点,监管机构就可以实时观察到保险公司的全部业务动向,包括资金流向和投资构成等,可及时监测风险,而无需等到事后申报。

“在为一些金融核心业务做应用时,技术层面上都需要准备好监管接口,监管机构对任何一笔交易都可以实时追踪。”李伟说。

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区块链人士也表示,区块链技术仍在初步阶段,在2015年时整个风投圈(VC)可谓对区块链并不感兴趣,人工智能才是更热的主题。但从2017年开始,很多大VC逐步决定下注,2018年也必然将见证更多实际的区块链应用落地。

李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区块链其实在企业的应用场景很丰富,去年开始,几乎所有国内银行、券商、保险等都开始着手布局。“去年的ICO狂潮的确滋生了行业的一些泡沫,但在全球监管趋严、‘挤泡沫’后这个行业也会更好发展。”他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应民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