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今日头条理应承担媒体责任

2018-01-04 09:33:4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受众颇多的新闻类APP今日头条近日被有关部门整顿,2017年12月29日,北京市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负责人;两天之后,今日头条宣布关闭社会频道,同时集中清理了涉嫌违规的含低质内容的自媒体账号,共封禁、禁言账号1101个;1月3日,今日头条启动招聘2000名内容审核编辑的消息引发热议。

尽管今日头条一直声称自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信息,但这并不能改变今日头条作为新闻媒体的本质,尤其是随着用户规模的日渐庞大、影响日盛,今日头条已具备媒体的诸多功能和属性。根据创始人张一鸣自称,早在2016年10月底今日头条激活用户已达6亿之多。平均每天发布的文字、视频方面信息达上千万之多。这也造就了成立不到6年的今日头条,目前已达到年收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估值200亿美元的体量。

不过,由于假新闻、低俗信息充斥,以及算法推送对于用户的诱导,今日头条长期备受质疑,且质疑之声随着用户规模增加不断扩大,因为不良信息借由今日头条传播后,社会负面影响很大,其中以日前刚刚关闭的社会频道为甚。

一直以来,今日头条多强调自己是技术公司,在信息的推送上以“技术”算法为准。通过智能推荐和大数据判断,把合适的内容推送给合适的人,平台只是流量分发机器。

实际上,从传统媒体到门户网站时代,媒体编辑承担了把关人的角色,而到了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信息聚合平台兴起并占据市场后,编辑的作用开始弱化,这些基于推荐引擎的商业媒体让把关人变为“算法”,影响这个算法的则是内容受众者自己。但是,算法和人工智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就信息推送而言,技术难以识别语义的复杂性,以及涉及到对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的上下文分析。此外,人的精神、意识等方面需求,也不能依靠冰冷的大数据来推荐。

而且,今日头条所谓的人工智能,只不过是通过关键词和阅读习惯向读者推荐内容,这其实谈不上什么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些根据用户习惯而生成的关键词记忆而已。同时,今日头条利用算法推送文章,不少是利用了部分读者薄弱的意志,将欲望和低俗放大。只认数据的算法推荐机制,也决定了内容分发平台上永远是擅长迎合的低门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能获得更多的阅读和推荐。这也造成了曾经盛行的“地摊小报”、“小道消息”,在有了今日头条后死灰复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