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央行调控的实践①货币不能再多成共识:货币政策总体倾向偏紧

2018-01-02 10:11:58      参与评论()人

金融危机的教训说明,中央银行仅借助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有效平衡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调控。这就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以应对,通过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双支柱框架写入中央文件,与中国央行近年来在金融宏观体系架构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分不开。这也可以看作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逐步构建的成果。

那么,近年来中国央行在调控框架上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如何看这些探索和实践?过去的探索和实践又将如何影响央行未来调控框架的构建?

近期,澎湃新闻约请了五位国内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学者分别就上述话题撰稿。

中共十九大报告直接论述货币调控和金融改革的笔墨并不多,重新强调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定位,“五位一体”(编注: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均给金融体系提出了要求。

结合十九大之前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未来的货币政策定位和金融改革发展方向已相当清晰。下面仅就货币政策谈谈自己对未来可能变化的看法。

首先,货币政策相对经济增长目标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在“党领导一切工作”,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原则下,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中央决定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货币政策方向和基调的确定上,不仅会从日常操作中独立出来,即将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相分离,而且也会从有可能屈从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国务院超脱出来,转由统筹一切的党中央决定。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方向和基调的确定将会在“五位一体”的更宽广框架下统筹考虑,相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言,具有更高的独立性。

此外,两个会议都要求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一方面,要求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另一方面,要求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价格政策,包括监管政策等的协调。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是超越于西方社会所理解的“基于通胀目标或原则、规则”的独立性,是与其他政策手段相互配合,和谐地实现多个目标,用于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