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效率上狠下功夫

2017-12-22 09:23:46      参与评论()人

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要点,即,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点其实是“效率”问题。

改革要想继续深入推进,必须解决“效率”问题

所谓“效率”,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是打通供给侧与需求侧通道的关键。在当前中国经济内外部皆处于复杂背景的状态下,任何微观政策都不可能是完全单向性和一劳永逸的,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反馈、市场的波动,并且不断加以引导、修正和调整。

无疑,在我国取得伟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许多部委及地方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的治理水平、思路仍未完全跟上,“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政策出台和执行方式仍然存在,但在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极大提高的背景下,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社会问题由单一化转向多面化,“简单”甚至“粗暴”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也不利于改革深化。

当前,改革要想继续深入推进,必须解决“效率”问题,要“有效”推进,才能“高效”推进。

因此,本次会议提出多项深度改革举措,着眼于效率平衡和长远发展。在脱贫方面,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在农业方面,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在住房方面,要加快建立租住房长效机制的保证。

应该说,这种修正性方针性指引虽然微妙,但非常及时,尤其是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提醒如火如荼不要用力过猛,不要操之过急,不要视线过短浅,不要思想过狭隘。

“建立长效机制”,是“效率”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金融方面,这种对“效率”的要求转向显现得更加明显,而“建立长效机制”,使市场秩序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得到充分保障和长足发展,是“效率”性改革的另一重要体现。

财政政策方向仍然积极,但重点在于加强政策效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都意味着要改变过去“积极”就等于一味追求量的增加,罔顾政策执行的方式、收益和副作用的衡量。这也是此次会议所述追求高质量经济的一部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