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五年一次,IMF点评中国金融:弱化GDP预测、强化“穿透”、打破隐性担保

2017-12-07 15:00:3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北京时间12月7日9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对中国的金融体系稳定评估(FSSA)报告。IMF强调,中国应弱化GDP预测,从而避免增速目标带来的信贷过快扩张;同时,IMF也对规模和复杂性显著增长的中国金融体系提出强化“穿透”原则、打破隐性担保的建议。

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开展必要但漫长的经济和金融转型,金融体系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其规模和复杂性也在迅速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体系之一,金融资产接近GDP的470%。

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表示,“当中方与基金组织刚开始讨论如何开展FSAP时,中方同意并支持进行一次覆盖所有相关领域的全面评估,而不是选择性的部分评估。这显示了中国当局对中国自身以及基金组织专业能力的充分信心。”

中国央行在第一时间针对报告表示,报告所提建议对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报告中还存在少数我方不完全认同的表述和观点。

报告对中国金融系统进行了国际常用的压力测试。中国央行认为,报告关于压力测试的相关表述未能全面反映测试结果。事实上,根据评估团按国际通行做法开展的银行业压力测试,在极端情景假设下,占参试银行总资产65%以上的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能保持在7%以上,我国金融体系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央行还表示,“尽管金融体系面临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但中国当局高度重视并已着手采取有力措施防控风险、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并通过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会’)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此外,针对报告中所提的“不良贷款率可能未充分反映系统性信贷质量问题”,央行认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力度,是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2017年以来,包括国企在内的企业利润大幅回升,许多地方政府债务也对应未来有现金收益的资产,不良贷款率被低估的余地不大。”

鉴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IMF评估报告建议逐步且有针对性地增加银行资本。

减少过度信贷扩张

报告是基于评估团过去几年访华开展的工作。评估团拜会了“一行三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此外还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代表举行了会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