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在大格局下谋划徐州中心城市战略定位

2017-10-17 09:15: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国务院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之际,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畅谈了徐州的这一定位及其转型对淮海经济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徐州在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建设自身优势何在,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中如何跟江苏其他城市错位竞争等问题。

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

破解区域性连片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

第一财经: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修订后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徐州转型,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某种意义上,也承载着江苏省和国家在贫困连片地区如何发展的使命和战略。你如何看待徐州在江苏甚至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张国华:淮海经济区是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推进这一区域的协同发展,并积极推动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对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对于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高区域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老百姓的获得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淮海经济区范围内,徐州、淮北、宿州、商丘、济宁、枣庄都面临着原有资源衰竭、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综合治理的问题。所以,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之间形成协同机制,有利于我们破解区域性连片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难题。特别是徐州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通过塌陷地综合整治,改善了整个生态环境,带动了老百姓居住环境的巨大改变,推动了新兴产业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贾汪为例,治理以后,整个塌陷地搞旅游,去年接待了四十几万人进园旅游,把旅游业搞起来了。塌陷地综合治理,整理了一些土地,搞产业发展,搞一些区域发展的工业企业,还有搞一些科技创新,特别是搞科技园建设,环境很好,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始建于三百年前的云龙书院,修建后涣然一新,成为徐州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高地

淮海经济区北连京津冀地区,南接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是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全符合江苏省“四沿”生产力布局。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在国家层面规划建设淮海经济区,有利于打造我国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好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淮海经济区地处“一带一路”交会区域,区域内徐州、连云港等城市被列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双向开放的前沿阵地。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并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通过打造双向开放先导区,辐射带动陆桥沿线加快发展,将使沿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形成互动效应,带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第一财经:徐州在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有哪些优势?

张国华: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和扎实基础。从战略意义看,淮海经济区地处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有利于全面融入 “一带一路”宏观布局,策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更好带动苏北振兴转型,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从综合实力看,徐州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和城市综合功能大幅领先区域内其他城市,在交通出行、购房置业、就医上学、消费购物等方面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据统计,全市三级医院住院病人中外地病人占三分之一以上,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0%,市区购房外省市户籍占比达32%,旅游景区安徽、山东游客占比达44%。

从合作基础看,淮海经济区城市地缘相近、经济相融、人文相通,形成了以核心区市长联席会议为基础的一系列合作对话机制,交通、产业、商贸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文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第一吊”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施工

徐州将在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大格局下谋划中心城市战略定位,重点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全面提高城市首位度,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开放包容、生态宜居、充满人文魅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真正在淮海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好龙头作用。

第一财经:淮海经济区跨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个省份,近20个地级城市,总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34亿人。徐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协调周边城市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张国华:徐州将集聚资源要素,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培育壮大要素流经济发展优势,更大范围集聚重组要素流资源,加快向外辐射扩散,引领带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首先,徐州将着力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壁垒,强化协作协同,释放市场活力,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培育建设区域统一开放的人才、土地、技术、金融等现代市场体系。积极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做大做强淮海大数据产业园,加快建立淮海经济区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统筹发展排污权、水权、林权等交易平台,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同时,徐州还将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牵头完善淮海经济区城市间协调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区域产业、经贸、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建立区域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机制,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探索跨省际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充分发挥徐州科研、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优势,引导资源要素向周边城市辐射,探索跨省交界地区公共服务共享、区域性人才培训“一证通”、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等新模式。构建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制度,保障不同定位城市经济利益,促进区域内各城市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第一财经:在推动创新和城市转型方面,徐州的成就有目共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包括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物流、智慧城市等方面,都有巨大进展。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中,徐州如何跟江苏其他城市错位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漫山遍野的协鑫光伏发电基地—一绿色能源工业集群已在徐州快速崛起

张国华:徐州要围绕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精准把握产业“老”与“新”、结构“重”与“轻”的平衡点,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巩固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力争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在此基础上,徐州要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行“互联网+”和“+互联网”并举,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333”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左右。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应民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