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3)

2017-09-19 06:42:04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四季度不必悲观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表现有些反常,典型表现在“季月不紧、非季月不松”。比如,今年3月、6月资金面表现是好于预期的,但4月、7月乃至8月均持续偏紧,非季月比季月往往还要紧张,这与以往存在很大的不同。

这一现象正是源于央行对流动性进行“削峰填谷”、“上下限管理”。考虑到季月流动性供求矛盾相对突出,央行调控力度加大,使得资金面反而不如预期紧张,但转入非季月,调控力度下降,资金面便容易变得紧张。这也说明当前央行对市场资金面的掌控力很强。

在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出现显著变化之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几乎已成当前金融机构获取流动性的唯一来源,加上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超储率持续下滑,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从这一点来看,倘若未来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不出现明显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余缺程度仍主要取决于央行“态度”。

年中人民币快速升值,一度让市场对外汇占款增长重燃希望,但外汇市场主体预期分化及央行较少采取市场干预的做法,使得外汇占款恢复依旧偏慢。8月数据显示,央行外汇占款减少8.21亿元,虽降幅进一步收窄,但并未如一些机构预期的那样转正。往后看,前期积压的结汇需求可能仍未释放完毕,但美元继续下行空间可能不大,外汇实需也倾向于逢低购汇,加上央行干预较少,外汇占款即便进一步转正,后续增量可能也不会很大。

综合机构分析来看,过去两月,部分经济数据接连差于预期,基本确定今年名义经济增长高点已出现,后续趋于回落的概率上升,叠加超储率持续偏低、M2增速不断刷新历史低位,政策放松的可能性逐渐大于收紧。但同时,融资数据仍表现稳健,信贷和社融数据保持“双高”,又展现了基本面坚韧的一面,未来需求放缓可能是个缓慢的过程,考虑到防风险余音未了,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在一段时间保持不松不紧,显性放松还需看到融资萎靡及经济增长乏力迹象。

总而言之,低超储格局一时难改,“小马拉大车”的症结未改,意味着四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和分层现象仍将存在,在9月“填谷”操作撤出后,10月资金面可能又会面临压力。不过,好的方面在于,四季度是地方债供给低潮期,又是财政支出高潮期,加上货币政策不会明显收紧,总体流动性状况可能会略好于三季度。

(原标题:月底“通关”应无碍 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