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田国强:对林毅夫团队对我不实责难的回应与澄清(12)

2017-09-13 14:01: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讨论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现在经济学界的许多争论,包括我自去年以来参与进去的争论,由于总是停留在概念、理念上之争,加上没有学术共同语言,无法深入讨论,讲的都是些ABC的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我更愿意和学术上训练有素的同行和国内做政策研究,及对国内现状真正有了解的人交流,讨论起来容易多了,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这样都很快进入角色。

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当经济学院院长,对我们年轻海归教师的一个建议是,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刚回来的头几年对国情不是这么了解,就不要急于做对策性研究,因为不恰当的政策建议一旦采纳,弄不好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当然最终都要或多或少做些中国问题研究。但是,我们在做中国问题研究时,鉴于理论和思想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而基于理论和思想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如果被采纳又是方向性的,具有巨大外部性,所以需要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个科学的经济分析,包括三个要素:内在逻辑的理论分析、量化的实证和实验分析和历史的比较分析,三者兼备将使之具有内在逻辑性、前瞻性、科学性、严谨性、实证性。说实话,现实中很多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报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加之在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上的不足,泛泛而议要做什么,而不谈谁去做、怎么做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报告被束之高阁,化为废纸。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首页上一页...91011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