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7月M2续创新低但信贷社融超预期 全面降准不可能(2)

2017-08-16 09:13:0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温彬认为,尽管M2增速创下历史新低,但不必过于担忧。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值得关注的还有,7月企业债券融资显著回升至2840亿元,环比多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632亿元,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这反映出7月的流动性环境和市场情绪有所缓和。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出将进一步加强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全面降准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就在7月信贷数据公布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经济数据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超出市场预期。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实则偏紧,已经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小幅上升。6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7%,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上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

有观点认为,金融去杠杆效果已经显现,为提高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存在降准的必要性,而人民币汇率企稳也给降准提供可能性。

连平认为,尽管货币政策不宜继续收紧,但目前的种种数据并没有显示出有全面降准的必要性。而且,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给出的政策基调来看,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连平指出,降准一次对于银行业的资金量供给来说影响并不大,但是其信号作用很大,暗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朝向“松”的方向走。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可能性极低。但并不排除结构性的降准,针对一些小微、三农、普惠金融的银行,支持其加大信贷投放。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还是结构调整。去杠杆必然会导致货币增速下降,但重点还是要解决结构性问题。央行可以适当增加短期流动性的供给,但不是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

央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较6月有所下调。7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而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94%,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