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36种药品降价进入医保目录:一半为肿瘤药,让更多患者受益(2)

2017-07-21 09:25:22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企业参与谈判都是自愿的,决定定价的过程取决于很多因素,降价以后带来的市场影响,与竞品的关系,医生的处方意愿等,对一些跨国药企来说,还要考虑到定价对海外市场的影响。”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

该分析师表示,还有一些药企选择降价是出于市场策略的调整,譬如一些外资药企的原研药专利期临近,降价是抵御仿制药竞争,“以价换量”的一种手段。另外一种情况,即便专利期未到,由于市场上出现了替代品,降价进入医保也是一种止损的方式,同时还能封杀竞争对手的空间。

以罗氏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该药物的欧洲专利在2014年就已经过期,明年是其美国专利的最后期限,在此次谈判中该药物10ml和50ml的规格分别降价29.2%和48.3%。

康弘药业旗下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之一,该药成功研发后,倒逼该领域全球第一品牌的诺华的进口药雷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专利远没有到期的情况下降价27%。而在此次的谈判中,这两个竞品药物又双双进入医保,降价以后,二者的差价缩小到了200元以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进入谈判目录的药品一共有44个品种,谈判成功的为36个,这意味着有八个品种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退出谈判。

“对于独家品种来说,谈判动力本来就不足,如果企业认为自身的独特性足以让患者自费的话,拒绝大幅降价也无可厚非。”上述不具名的分析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退出谈判的品种中有一些属于目前市场上的独家品种,比如绿叶制药的注射用紫衫醇脂质体、红日药业的血必净等,“还有一些药物则是因为接受不了那么大的降价幅度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