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李迅雷:从当前经济特征看资产配置(2)

2017-06-07 14:42:1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认为我国的外部形势比年初要好,习总书记访问美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不仅避免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贸易惩罚,而且还让人民币摘除了“操纵”的标签,外部环境对中国整体经济是有利的。

接下来我谈到的人口、投资、货币和收入四个维度都是内部中长期因素,是决定中国经济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有些人比较乐观,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在上升通道中,而我认为中国经济处于长期缓速的下行趋势中。我国GDP的增速虽然下降,但经济体量还是在增加的,今后也一定会在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

国际历史经验表明,所有经济成功转型的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无一例外都是下行的,转型只有靠下行才能实现,增速上行的转型国家不可能有,经济上行怎么转型呢?

那么,中国经济增速为什么会下行呢?

首先,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主要体现为人口现象,人口决定了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趋势,这也是第二个维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过去五年农民工进城数量大幅下降,2016年农民工数量为28171万,比上年仅增加424万,增速为1.5%,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只增加50万人,而今年一季度则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时,人户分离人口数量自2015年首次下降400万之后,2016年再度下降200万。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目前人口流向出现了逆转,过去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现在是从城市流回农村,尤其今年一季度外出农民工数量出现负增长。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增长,中国农业人口可转移的数量已经在减少了。

我过去曾计算过,中国农业人口数量被大大高估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被高估了一个亿,而城市化率则被低估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化率为57%,按照我的算法则超过60%了。我的算法很简单,不是去计算城市的常住人口,而是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得出农村化率,你会发现数值是很低的。

我始终认为流动创造价值,人口流动越大,劳动力的供给就越充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资金的流动性也一样,货币增量越大,经济增速也就越高;商品的流动性同样如此,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流动性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自2015年开始减少,为什么外出农民工数量会减少呢?因为人口老龄化,故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供给,从而引发经济下行。除了经济之外,还有很多社会问题也与人口相关。从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情况可以看出,经济从高速转为中速增长时,城市化率的提升幅度会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