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贺雪峰:中国城市化应“三个轮子一起转”

2017-05-23 20:36:3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中国正处在最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采用何种城市发展战略一直是学界和政策部门讨论的热点。笔者就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城镇化还是城市化?当前的主流提法是城镇化,即中国城市化是包括城和镇两级,其中核心是将全国2000多个县城的城市化纳入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以城关镇为重点的县域经济显然应当是城市化的一个部分,因为进入县城的人口一般都已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了二、三产业,实现了就业与收入的城市化转向,是不容置疑的城市人口了,也就是已经城市化了。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比较有限。一个县,几十万人口,特别大的县可能有100多万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将主要人口集中到县城,县城人口可以达到十多万乃至数十万,可以达到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但很难形成一个健全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规模效应,很难形成相对独立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比如县城中一般没有大学)。也就是说,因为聚集程度不够而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正因此,当前中国县城开发大多只是开发了房地产,而缺少工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城经济的发展往往变成了在县城开发房地产,然后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因为县城缺少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农民在县城买了房却住不下来,由此造成全国中西部农村普遍存在的县城大量房地产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卖出去了却无人住的现象。相对县城来讲,地市一级人口一般在数百万人,若以地市一级为基础进行城市化,则可以轻易形成人口在100万甚至200万的城市规模,这样一个城市规模可以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和相对健全的基础设施,也就有了二、三产业充分发展的机会。而有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就有了就业机会,进城农民就可以从城市中获取收入,可以在城市中生活下来。同时,因为地市一级距进城农民所在村庄不远,一般都在一个小时车程以内,进城农民就可以兼顾仍留守在村庄的父母以及土地。我以为,当前在市县两级的城市化中,应重点发展地市一级的城市化。如果中国城市化不是在2000多个县城推动,而是在300多个地市一级推动,就可能更加具有规模效应,更可以让进城农民居住、就业统一,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城市化。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