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企业 > 正文

圆心科技不到4年亏18亿!两次上市失败,如今仍要奋力一搏

2022年11月,上海。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光宇在发表公开演讲时提到,圆心科技作为综合医疗服务平台,将从院端诊治、用药服务,再到保险支付,进行全流程赋能。

这似乎是圆心科技一直以来的愿景。然而,对于这家迄今为止仍以“卖药”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来说,上述说法,到底是自始至终的商业模式,还是不得不为之的转型?

今年10月,在两次递表折戟后,圆心科技向港交所发起了第三次冲击,同样以上述说法为故事的起点。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的主营业务有三项,分别是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这三项业务分别对应线上线下药品销售及线上互联网医院-为医院提供智能化服务,优化诊疗流程-为保险公司提供理赔处理、第三方管理,以及药品市场推广等。

最新版招股书显示,2022年前8个月,圆心科技实现营收46.89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约29.8%。不仅如此,2019-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23.52亿元、36.29亿元、59.38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生意模式明确、营收稳步增长——圆心科技的业绩看似亮眼。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始终保持较低的毛利率,且连年走低。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及2022年前8个月(以下简称“期内”),圆心科技毛利率分别为10.6%、9.2%、9.0%、8.0%。

值得注意的是,与圆心科技同一梯队的平安好医生,2021年的毛利率为23.3%,叮当健康2021年的毛利率则为31.6%。

更为棘手的是,圆心科技还面临连年亏损的窘境,且亏损幅度不断扩大。期内圆心科技亏损额分别为2.0亿、3.6亿、7.5亿、5.3亿,累计亏损约18.4亿元,即便是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额也达到了约15.78亿元。

针对上述业绩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询问圆心科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正处在上市静默期,无法回答相关问题。

“巨亏”——已经成为圆心科技绕不开的标签,这背后,圆心科技正在经历什么?带着这样的成绩,资本市场如何接受它?

逃不开的“卖药”定式

在圆心科技的三大业务线中,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是绝对的重头戏。该项业务包括线上、线下药房服务、药品批发服务以及线下医疗服务,招股书显示,期内,该项业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的97.9%、97.5%、94.6%、95.8%及95.3%。同时,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的收入超过该项业务总收入的95%,也就是说,处方药及医疗产品销售为圆心科技的主要业务。

卖药——似乎成了互联网医疗企业放不下的营收利器。事实上,从招股书的业务构成来看,圆心科技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全产业链条的医疗场景,然而“卖药”占比如此之高,背后绕不开“有利可图”四字。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些公司之所以如此青睐“卖药”这门生意,主要目的是为了变现。“因为药品市场需求量大、交易频次高、现金流好,最容易变现,因此,这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而言,是一个能很快入行的切口,同时还能快速积累用户,提升平台的交易量和活跃度。”

从效果来看,圆心科技在这方面独树一帜。2015年,创始人何涛以“药”切入,成立了圆心科技。彼时,受药品零加成以及“处方外流”等利好政策影响,原本只能在医院开具的处方药不再受限,社会药店也可以提供相应药品,于是,圆心科技大力布局院边店,以处方药销售为主。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圆心科技的药房数量为314家,其中267家位于医院附近1公里以内的位置,205家距医院300米以内,219家药房为国家医保指定药房,81家药房则被指定为大病医保双通道药房(可以销售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范围的药品,一般为肿瘤用药、罕见病用药、特效药等)。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