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产经 >

靠卖食品饮料为生 上海迪士尼的霸蛮令人反感

靠卖食品饮料为生 上海迪士尼的霸蛮令人反感
2019-08-15 18:25:52 中国经济网

近日,因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且要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乐园(以下简称“上海迪士尼”)被一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告上法庭。上海迪士尼回应:外带食品与饮料的规定,与中国大部分主题乐园以及迪士尼在亚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经查,美国和法国的3家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禁止消费者携带食物进园的规定。上海迪士尼禁带食物的强制性规定是否侵犯游客权益?翻包检查的行为合法吗?(7月14日人民网)

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合情合理,敢于较真才能更好地改善消费环境。中国人向来是善于隐忍的,出门在外,最怕麻烦,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纵容了某些商家的霸蛮。事实上,不只上海迪士尼,国内其他一些主题乐园,像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上海欢乐谷等,也规定了“禁止自带饮食”,并且这似乎成了行业惯例。但是,惯例并不意味着天然正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在欧美可以自带饮食,在亚洲就不能,这是什么道理?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上海迪士尼的“双标”做法明显带有偏见。不止于此,更过分的是入园还要强制翻包检查,这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带来极为不好的旅游体验,让人感到没有尊严。笔者理解迪士尼在景区建设与日常运营中做了大量投资,需要对游客的行为进行一定规范和管理,但如此简单粗暴地规定“禁止自带饮食”并强制搜包检查,只能说其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退一步讲,如今商品这么丰富的年代,消费者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自带饮食?原因不外乎有特殊饮食需求以及景区内商品价格偏高。一瓶矿泉水10元,一个冰淇淋40元,一盒爆米花35元……商品溢价5-10倍,若要求消费者只能园内购买,这明显是“店大欺客”。

餐饮销售的确是一块“香饽饽”。根据迪士尼集团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食品销售”成为其利润上涨的重要贡献因素。这份财报还提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由于门票价格上涨,影响了门票销量,导致该季度的运营收入有所下滑,但游客在“食品和饮料”等其他项目上的开销弥补了部分损失。2018年,上海迪士尼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飞猪2017年的数据显示,86%的游客会在上海迪士尼内的餐厅用餐,人均100元以下的占一半,人均100元以上的占40%。由此推算,仅餐厅用餐一项,上海迪士尼就可以创收大约1.1亿元左右。当然,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若不重视游客体验,不提升管理水平,那消费者只能“用脚投票”。

今年2月,运营上海迪士尼的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因售卖过期食品被投诉。3年多来,其已接受7次行政处罚。从刚开始的火爆到平稳经营,从业内一枝独秀到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客流减少、收益降低已是上海迪士尼面临的现实问题。带不带饮食、搜不搜包,虽是小事,却也衡量出迪士尼的服务品质。童话虽然美好,但带着傲慢与偏见的童话王国却让人反感。我们希望有更多敢于较真的消费者在面对不合理现象时能积极发声,也期待监管部门及时出手,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构建一个放心、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